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心海图(中国文学新力量丛书)
0.00     定价 ¥ 4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233322
  • 作      者:
    林森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森,出生于1982年,编审、一级作家,《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协副主席。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长江文艺》等刊!出版有《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书空录》《唯水年轻》《海里岸上》《乌云之光》《岛屿的肖像》《暖着春风》《关关睢鸠》《岛》《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乡野之神》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法语、德语对外推介。曾获茅盾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大家文学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心海图》是《中国文学新力量丛书》中的一部作品,聚焦于一位海外漂泊数十年的归乡者方延的内心世界与生命历程。书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方延在归国途中的复杂情感,从高空的轰鸣到故土的气息,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身体与记忆的深层呼应。改革开放后的广州与海口,成为他归乡旅途中的重要节点,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事件,则为他的归国之路注入了时代的重量。 
  书中不仅展现了方延对故土的深情眷恋,也通过他与妻子的对话、对童年记忆的回溯,勾勒出一个漂泊者的精神图谱。从高空俯瞰的山水到鼻腔深处的空气,方延的感知世界充满着对“中国性”的独特理解。 
  作者以方延的归乡之旅为线索,串联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变与个人命运的交织。通过“小镇”“有几条路飞往木桥”“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等篇章,展现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变迁,以及在时代浪潮中个体的挣扎与成长。 
  《心海图》以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叙事,描绘了漂泊与归乡、记忆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是一部充满时代感与人性温度的作品。它既是个人命运的书写,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展现了新时代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展开
精彩书摘
  心海图
  一
  高空轰鸣与气流震荡并没有让方延额头滴汗手心冒水,他已经六十八岁,超长航线又极为耗人,但归国的念头是一个超级发动机,给他提供不竭的动力。去国数十年,他以为自己再没有归来的机会了,他以为故土所有的景物都已是幻想中的虚无,可此刻,飞机正在向着念念不忘的故土而去。当飞机进入中国境内,早被忘却的熟悉感,在体内复活——身体的记忆精准、猛烈、力大无穷,远远超过精神的铭刻。归来的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一九八六年,这里有中国为数不多的国际航线。离开中国已经四十三年,从机舱内往外看,他涌起的倒并非浓烈乡愁,而是深深的疑惑:山水、流云与空气,也自带口音?这些年,在英国、在美国,在某座已经忘却名字的港口城市,他也曾看到山水连绵,可怎么看,都不是中国的山和水。他仔细辨别,又没发现到底不同在哪儿。一样的高坡隆起、一样的枝叶遮蔽、一样的花草弥漫,组合出来,却不是带着方块字的山;一样的河道蜿蜒、一样的落霞铺满、一样的水珠飞溅,也只能连缀成字母词汇的水。云也是,异国的云,从不会暗示着某场午后的雨或暮晚炊烟;空气也如此,闭上眼睛,只靠鼻腔、只靠鼻腔里的味道,便能清晰地分辨出身处何处一一方延觉得,这并非他独有的绝技,而是所有去国离乡者皆备的身体本能。中国改革开放后,广州去往海口的班机增加,否则他还得通过汽车,慢慢摇晃,再转轮船才能回到海南岛。运气还不错,竟然今天就有直飞海口的航班,竟然还赶得及买票登机一他不得不把这理解为冥冥中注定的幸运。他其实早做好在广州逗留几天的准备,作为一个在外漂泊数十年的人,看到的有关中国的为数不多的新闻,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关于广州的一一这里,毕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
  一九四九年以后,中美长期未建交,他的回乡梦越来越稀薄遥远。忽有一日,美国的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尼克松访华的报道,残梦死灰复燃,可世事仍像中美之间击过来切回去的那个小小乒乓球,总没一个准信,谁也不知道那球最终的落点在哪儿——这些事还不能对任何人讲,把他的心悬着,摆来又荡去,他仍没有等到回来的机会。转眼又七年,邓小平访美了,其戴着宽边牛仔帽的照片占据了很多报纸的头版,他九日的行程在电视新闻中被一帧一帧分解、阐释。邓小平的笑意里,全是故土准备敞开胸襟的决心。方延觉得这一次不一样,他没有接受当地华人团体的邀请加入夹道欢迎的队伍,以求睹其风采,可他不断紧盯着报纸和电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知道,任何一个细微处,都可能隐藏着他能否归国还乡的信息。他不由得掌心冒汗——这紧张让他犹如再次站在那只小小的救生筏上,仰望着四周无际的汪洋,前途未卜。邓小平访美的九日里,方延都是在高度紧张中度过的——如果时间再长一些,方延觉得自己的心脏会承受不住。家人把他的一言一行看在眼中,却并不知道他内心的波澜,还不时跟他说笑。妻子倒是知心的,夜里人睡前,侧躺在他身边,不断掐捏着他的虎口,试图让他放松下来。昏黄的灯光下,她缓缓地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这事哪能急?只能看看再说……”他说不出来话。她又说,“哪天回去,我跟你一起。”这是他最大的安慰了,在美国生活数十年,却拥有一个可以讲中国话的妻子,记忆中那弯折的村路、无边的杂草、不远处的海潮声,因妻子的容貌与口音才并未彻底消逝。邓小平访美给他的震荡是持久的,他不断在各类报道中看到故土渴望睁开眼睛看世界、探出手臂拥地球的努力,他一直在为返乡暗自准备。可时光之快让人咋舌,转眼又是七年,他仍旧没能动身,直到两个月前,又做了那个纠缠了他数十年的梦。
  ……
展开
目录
1 心海图
73 小镇
120 有几条路飞往木桥
149 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
192 海里岸上
239 去听他的演唱会
263 乌云之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