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苏州故事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59475664
  • 作      者:
    范小青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v  江南地域文学的典范之作。

地域文学和地域特性以及风土人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坛大家范小青自幼在苏州长大,对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体悟,描写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和这里的风俗人情成为她自发的情感流露和精神归依。苏州城的地域色彩和江南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苏州城与苏州人。

v  婉约细致的女性群像。

在这部小说集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群像,这些婉约细致的女子透过历史的尘埃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真实。这些女性或是苏州小城中的传统女性,在爱情中错失与低回。或是生活在底层的苏州平民女子在艰难中苦中作乐,顺应生活。或是具有叛逆精神寻找自我的现代女性……在这些具有苏州意蕴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苏州,不仅仅是小桥流水、吴侬软语、人间天堂,还有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过往百态……在平淡复沓的叙事中,有着只有苏州人才能写出的深刻见解和感悟。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著名作家,自幼在苏州长大,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以小说创作为主,代表作长篇小说《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我的名字叫王村》《灭籍记》,长篇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等。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城市表情》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还获得第三届中国小说学会短篇小说成就奖、第二届林斤澜杰出短篇小说奖、汪曾祺短篇小说奖、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首届东吴文学奖大奖、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等。有多种作品被翻译到国外。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著名作家范小青的小说集,共收录范小青28篇小说佳作,如《鹰扬巷》《六福楼》《朱家园》《幽兰街》《豆粉园》《描金凤》《桃花坞》等。这些作品不管是文笔还是文章主旨都极具江南特色,在作品中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小说的叙事风格平和紧凑。作者将视角转向苏州的市井平民,用娴熟练达的笔触描写这些市民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于平淡中见沧桑,于婉约中见豁达,将人生之无奈和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生感叹:生活原本如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六福楼


钱三官头一次踏进老茶坊六福楼的时候,店里新来的伙计不认得他,把他引到靠门的一个位子,这里人进人出,吵吵闹闹的,钱三官说,我是钱三官,伙计愣了一愣,他向钱三官躬一躬腰,说,是钱少爷,请,里边请。


钱三官就在里边安静的位子坐下来,这里靠窗,窗下是河,河上有船。


那一年钱三官十七岁,他是应邀来劝别人讲和的,这叫作吃讲茶,也就是在吃吃茶的过程中,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钱三官没有想到这一坐竟坐下去几十年的时光。


那一天钱三官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天色阴沉沉的,布着乌云,对岸陆家小姐的身影出现了,她婀娜的身姿倚在窗框一侧,就像一幅忧郁而美丽的风景画一样嵌入了钱三官的心里。河里有一条农船经过,船农在船上叫卖水红菱。陆小姐说,船家,称两斤水红菱,陆小姐的声音差不多像河水那样柔,她从窗户里放下吊篮,船农看看吊篮里是空的,船农说,钱呢?


你先把菱称上来,陆小姐说。


你先把钱放下来,船农说。


我放了钱你不称菱怎么办?


我称了菱你不给钱怎么办?


钱三官在这边茶坊里笑起来,这时候吃讲茶的双方都到了,他们向钱三官致意,说,钱少爷,有劳你的大驾了。


钱三官说,坐,坐吧。


大家坐下来,他们向钱三官说自己的道理,说对方的不是,钱三官摆摆手,吃茶,他说,吃茶。


大家听他的话,都吃茶,茶是上好的龙井茶,喝到第二开,已经很有滋味,他们互相仇视地看着,然后又求助地看钱三官,他们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快要爆炸了,钱三官却依然摆手,说,吃,吃茶。


吃茶。


吃茶。


终于把茶吃得淡了,钱三官向他们看看,说,怎么样?


他们想了想,可以了,他们说,觉得心头轻快,再没有什么委屈,可以了,他们说,钱少爷,可以了。


走出茶馆的时候,拨开乌云,太阳出来了,他们向钱三官致意,谢谢钱少爷。


钱三官说,不用谢。


林老板也在门口躬送,钱少爷,慢走。


等到钱三官慢慢地从钱少爷变成钱先生的时候,吃讲茶的仪式越来越少了,但是大家仍然请钱三官替他们调解矛盾,钱三官一直坐在靠窗沿河的老位子上,他总是一如既往请大家吃茶,他摆着手,说,吃,吃茶。


于是,大家吃茶。


吃茶。


吃茶。


等到茶吃得淡了,他们站起来,说,谢谢钱先生,然后心平气和地走出去,什么想法也没有。


等到钱三官慢慢地从钱先生变成钱老伯,他仍然坐在六福楼的老位子上吃茶,大家说,钱老伯,他们……我们……


钱三官说,吃,吃茶。


于是,大家吃茶。


吃茶。


吃茶。


等到茶吃得淡了,他们站起来,说,谢谢钱老伯,他们走出去,这时候外面的世界阳光灿烂。


钱三官从十七岁坐到七十七岁,始终是这个固定的位子,后来河对岸人家的陆小姐已经不在了,再后来河对岸的房子也没有了,钱三官整整坐了一辈子,终于有一天,钱三官觉得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他再也不能在六福楼这个靠窗沿河的位子继续坐下去,钱三官写了一份遗嘱,过了不久他就走了。


钱三官的儿子钱继承是在一个偶尔的机会发现父亲有遗嘱的,这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钱继承回想小时候奉母亲之命到茶坊叫喊父亲回家,他看到父亲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吃茶。



展开
目录

【目录】

鹰扬巷

六福楼

朱家园

幽兰街

豆粉园

描金凤

桃花坞

平仄

南园桥

定慧寺

石头与墓碑

女儿红

平安堂

锄月

青石井栏

医生

在街上行走

路边故事

平安夜

沧浪之水

门堂间

瑞云

紫云

浦庄小学

苏杭班

旧事一大堆

平江后街考

冯荃女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