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客乡风月(美溪村的风月情长,乡村医生的传奇一生)
0.00     定价 ¥ 86.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229578
  • 作      者:
    钟兆云,钟巧云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钟兆云,福建省作协副主席。中学时代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报刊发表作品及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刘亚楼上将》、《辜鸿铭》(三卷本)、《商道和人道》、《我的国籍我的血》、《海的那头是中国》、《谷文昌:只为百姓梦圆》、《奔跑的中国草》及乡村三部曲等五十余部,两千余万字。参与编剧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作品曾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首届华侨文学奖、2023年度中国好书、2023年文学好书榜年度好书、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钟巧云,闽西客家农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武平县政协委员,武平县政协文史员,武平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武平县作协副会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二年级时辍学回家务农,亦耕亦读中痴迷文学至今,在《北京文学》、《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发表多篇作品。与弟弟钟兆云合著乡村三部曲,并出版个人散文集《一味难尽》。曾获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客乡风月》以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乡村为创作舞台,以乡村医生荣贞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为主线,串起了美溪村的风月情长与人间烟火,生动还原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生活图景。
  《客乡风月》作者怀着深切的悲悯情怀,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将那些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情感纠葛、纷繁复杂的人世纷争徐徐展开,生动且真实地呈现出当下农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巨大变革与社会的沧桑变迁,以及传统思想伦理在时代冲击下的逐渐解体。书中对乡土意象的精心描摹,对客家民俗与田园风光的渲染,以及大量原汁原味的客家方言俗语的运用,让客家文化在字里行间得以鲜活呈现,唤起客属乡亲的家园记忆与精神共鸣。
展开
精彩书摘
  《客乡风月》: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终身大事岂能当儿戏?你们放心,我去了他们家,也不会忘记你们的养育之恩。你们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也可以把我当作嫁出去的妹子,经常来看,有什么事也要搭信给我。”
  维仁听罢,不由得热泪涌流,喉咙哽咽,比起自私自利又鸡肠小肚的老大元贞、老二华贞来,老三荣贞不知有多孝顺呀,看来,这辈子,我是打了好碗保坏碗了。说实话,要不是秀贤家,要不是本村本屋,他现在反悔也来得及。他后来常在老婆面前把老大、老二比着狼狗,还说,早晓得这样,当初就该把这两个大的“嫁”出去,让荣贞留身边。
  就这样,出生在溪头的荣贞,择个良辰吉日,不声不响地“嫁”到了溪尾。
  荣贞倒插门,丝毫没有其他上门女婿那样受气、受歧视。一来是本村本屋人,二来维仁和秀贤的人缘都叫得响,而且这对老同学多年来也一直互相温暖。自荣贞上门后,秀贤一直视如己出,样样都站在他这边,招玉倒像是娶过来的了,起码在外人眼里是这样。
  婚后一年,招玉就生下了一个妹子,取名文招。第二年年尾再生千金,取名文秀。荣贞着了慌,“这招玉不会像她妈那样只生妹子吧?要这样的话可就糟了!”他把这一担心带回了“娘家”。母亲安慰道:“不会不会的,可能她也是一节女一节子,先前我也一直生妹子,后来就连生你们三兄弟。你不能学歪样作践妹子,生女也有三两福,妹子也是娭哩身上掉下的一块肉,照样要经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要是作践妹子,日后她们长大了,就记恨你,就像你三个阿姐那样,到现在还记恨着你爷哩。”想起以前连生三个妹子所受的委屈,想着公公婆婆指桑骂槐、横眉竖眼的情景,她还心酸不已。
  听母亲这么一劝,荣贞心里安然了许多。的确,周围不是有许多人家都这样吗,有的夫妻也有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间着生,说不定招玉属于一节女一节子的,这生育的事,真不是挑担砍柴可以凭力气的。
  招玉果如所料,在后来的七年内连生三个带把的。两家人比赛着高兴,尤其是秀贤和荣贞,整天笑嘻嘻,做事浑身是劲,两百斤的担子在肩也身轻似燕,做得再累,回到家里也要抱一抱宝贝疙瘩,用长满胡须的下巴往小脸上蹭,直惹得小家伙们咯咯地笑。看到儿孙们相继呱呱出世,他们的心里一丝半点的烦恼也没了。荣贞甚至说:“有了子哩,累死也甘愿。”
  荣贞以文星、文宝、文书为大小三个儿子取名。两家几代都没出个文化人,要想跳出这穷山沟,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如果没文化,你就是像项羽那样力拔山兮气盖世,像鲁智深那样双手能拔出大柳树,又有何用,哪个会请你去拔山拔树,不是照样英雄没用武之地吗?荣贞心里想,就是卖血,也要让儿子们读上书,只要他们想读。
  屋檐下聚了九口人,日子越挤越拮据,荣贞和招玉朝加班夜加班,还是无法和超支脱离关系。秀贤帮着带小孩、做家务,也跟着受累。银珍就更不用说了,得经常下田做事,到了礼拜天,还得陪秀贤上山采草药。大家看他们家子女多,生活太艰苦,就坚决要求秀贤多少收点药费,以贴补家用,说如果不收,他们就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了。秀贤听了很感动,就开始象征性收了一点点。
  后来,秀贤在一次上山采草药时不慎坠崖身亡。因为路途远,去帮忙的乡亲说:“不如就把他埋在山上,让他看得高望得远。”荣贞坚决不同意,说,就是背,我也要背回来。这样,众乡亲就一齐动手,用带去的柴刀砍了两条竹,做了个竹架,扛回了秀贤。看在秀贤平时善待乡亲的分上,大家把他的后事料理得甚是到位。荣贞也尽了孝道,毫不迟疑地披上麻戴起了孝。唯一不同的是,在他的“马弄头”上系了条红带子。荣贞是上门女婿,按客家农村风俗,生身父母倘还在世,就要戴那种一片红一片白的马弄头,来人也就一目了然。农村的这些风俗不知是谁规定的,即便披麻戴孝,孝子孝孙也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系绳子,嫁出门的妹子系后背,儿媳妇则往前胸系,还得穿麻衣;再如头上戴的白孝布,儿子长些,女婿则短些,等等,不一而足。
  秀贤归山不久,银珍又前赴后继地患上了类风湿、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带三个赛着调皮的小蛮牛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荣贞就想着让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大女儿文招辍学,回家多个帮手。文招的成绩虽不是拔尖,但回回考试也不差,她也喜欢读书,而且很有信心,稍加把劲,老师就把表扬的词句用在她身上。因此,当荣贞要赶她回来带弟弟时,她显得一万个不愿意:“老弟他们不是有驰驰吗,我已带开了一个妹妹。”
  “毑毑身体不好,又要放一头水牛,还怎么带三个老弟?我们要出去做工分,你当阿姐的不回来带,难道把他们都关在屋里,你放心、你乐意?”
  为了多挣几个工分,银珍曾和荣贞商量,从队里包一头水牛来养。她上山割草,让水牛练粪,练了粪就可以按斤两来换工分,另外,牛尿还可以当作肥料用来浇菜,可谓屙屎捉跳蚤——一举两得。
  文招也知道这些是家况实情,但她实在不愿就此离开学校,嘟着嘴想,好吃的轮不到我,坏事就第一个想到我。她不能有异议,荣贞这条“高压线”碰上了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之前她曾英勇抗争过,但小脸上重重地落下过巴掌的赏赐。敢怒不敢言久了,便生出沉默如金的脾性,只是,这样的金,她并不想拥有。
  文招心里一直记恨着父亲的重男轻女。有事都叫文招文秀,有好吃好喝的,嘿嘿,靠边站吧,谁叫你们是丫头片子。难得太阳从西边出来发次善心,也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两个女儿。僧多粥少时,任她们馋得眼泪汪汪也枉然,就是哭着满地打滚,也激发不起他的半点仁慈。文招出嫁后,仍咬牙切齿地说:“我爷哩对谁都善,就对妹子不好!”
  更可气的是,文星大点之后,受着父亲的影响,也不尊重阿姐们,摊上好吃的还爱炫耀,非把别的小孩馋哭才罢。他这习惯,让小孩恨心,也让大人伤脑筋。荣贞就骂过并吓唬过他:“以后有东西再拿出去馋人,就都让文宝、文书吃了!”
  就是这样的话,荣贞也只是提到儿子。文秀小些,又比较老实,更怕皮肉之苦,就是馋得直吞口水,也不敢有任何异议。文招性子犟,胆也大,敢和父亲驳道理,当然“农民起义”总归失败,而且败得很惨。招玉偷偷地教她,可她就是屡教不改,过不了几天又和“高压线”碰撞,不自量力地拿自己这枚小鸡蛋往那块大石头上砸。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荣贞和招玉
入赘的赤脚医生
文招私订终身
荣贞开诊所
文书肩负希望
文星结婚生女
祠堂转火
失望接二连三
绝望
荣贞当自己死了

第二章 秋香
苦命女人秋香
火车开到马路上
丽花跟踪婆婆
得水的鱼被曝了光
家庭文攻
老道失算
端窝
摊牌
秋香躲爱
秋兰找姐夫
情为何物
荣贞失恋寻醉
秋香幸福得像初恋
丽花是个精明人
再婚的秋香很风光

第三章 丽花守寡
丽花受“围剿”
滥情病人竟是克癌明星
逆子思母
雷公示警
钱比命重要
怎一个“痛”字了得
一份香仪让大家心中有数
……

第四章 月秀
第五章 谁守望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