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核心:脏象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它是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及反复的医疗实践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是中医学最高度抽象与综合的理论。“脏”是指藏于体内的五脏、 六脏和奇恒之腑;“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等现象。中医学把通过观察外在征象来推知内在脏腑的活动规律的理论,谓之 “脏象”。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病因、病机、诊法、论治、预防等理论的基础,关系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代谢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本书对中医学特有的“以象论脏”认识论方法进行了核心解读。
★ 追根溯源:“象”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本质的属性,是形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象思维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是世界其他民族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而象思维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数千年来一直主导着中医的临床思维。象思维就是运用特定的思维方法,将人体信息加工处理,从而建立起中医学理论,如脏象理论、经络学理论、病因学理 论、病证学理论、诊断学理论等。中医临床上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各方面信息,运用象思维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作出疾病的诊断和辨证,从而处方用药进行治疗。本书对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全领域之理论核心“脏象学”进行了系统总结。
本书对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全领域之理论核心“脏象学”进行了追根溯源和系统总结,全书共分为7篇。首篇为 “脏、象与脏象学博论”,系古代医家、现代学者对此的广博之论;其后依次为 “心之脏象与病症辨治”“肝之脏象与病症辨治”“脾之脏象与病症辨治”“肺之脏象与病症辨治”“肾之脏象与病症辨治”及 “五脏相关与病症 辨治”6篇,涉及临床诸多病症。全书既有理论解读,又有辨治的方药经验,亦有相关现代研究的新颖见解,昭显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