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框架结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家形象
2.2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2020-2023)相关研究
2.3 话语历史分析法(DHA)相关研究
2.4 有关本研究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引语的双重参照点模型及其发展
3.2 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
3.3 被报道者角色分析
3.4 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3.5 本研究四维分析框架
4 语料库、检索工具及标注方案
4.1 公共卫生广播新闻语料库(CPHBN)
4.2 语料分析与统计工具
4.3 CPHBN的标注方案
5 CPHBN的间接引语时态分布特征
5.1 CPHBN中不同时态报道动词分布情况对比
5.2 CPHBN中不同时态从句动词分布情况对比
5.3 CPHBN中时态搭配分布情况对比
6 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
6.1 扩展资源与人际意义构建
6.2 收缩资源与人际意义构建
6.3 介入资源搭配与人际意义构建
7 被报道者身份的分布特征及与时态和介入资源的互动
7.1 被报道者身份的分布特征
7.2 被报道者身份与时态的互动
7.3 被报道者身份与介入资源的互动
8 DHA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分析
8.1 主题词分析
8.2 互文性分析
8.3 话语策略分析
8.4 文本分析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发现及意义
9.2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BFSU Qualitative Coder 1.1标注程序
附录2:检索搭配类型及总频次的Python代码
附录3:介入资源标注全部
附录4:被报道者标注全部
附录5:USAS赋码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