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问天科学
0.00     定价 ¥ 8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030536860
  • 作      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7-01
收藏
精彩书摘
叶培建(1945.1.29—),江苏泰兴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士科学博士学位,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
  曾任中国**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为中国**代长寿命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研制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任太阳同步轨道平台*席专家;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为*次绕月探测工程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系列各型号及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席科学家;总装备部国防973和探索项目顾问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为团队带头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担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第十三、十四届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
  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突出科技问题研究
  叶培建院士
  大家好!今天报告的内容是一个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所做的学科战略发展课题,于今年(2016年)三月份结题,八月份该内容将整理出书。下面我对课题的主要内容对大家进行介绍。《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突出科技问题研究》报告包括四个方面问题:**是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概述;第二是梳理目前存在的突出科技问题及解决策略;第三是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点学科;*后给出政策建议。
  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概述
  *先讲讲什么是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深空探测是指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其所处的主引力场是地球以外的天体,或处于多体引力平衡点附近的空间探测活动。拿地球和月球来说,有两种定义:一类是月球以远才算深空;一类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平衡点,地月距离月球六万公里以外就算深空。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任务是指以月球、小行星、火星及其卫星为目有标的有人类航天员直接参与的地外天体探测任务。航天器的飞人行包括去、登陆、驻下来、应用、返回等过程,任务包括短期参任务、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目前我国有人和无人的探测任务与属于不同的单位管理。以月球为代表,无人的月球探测是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局在管理,而近地空间站由总装备部管理,所以深大家呼吁今后我国要实现载人登月的话一定要将无人探月和载人航天结合起来。我的报告也不能看得很远,我们是定在未来30年内有哪些星球可能有人去,我们认为就中国的国力和发展前途来说,考虑的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任务可到达目标主要包括月球、小行星和火星三大类。
  经常有人会问现在技术那么发达,很多任务可以无人探测,为什么还要考虑有人参与。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①从人类自身角度看,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本能及好奇心决定了人类参与深空探测是必然的,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索,人类就没有发展,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说,所有的社会发展都是由人类的好奇心引起的。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的前进性与地球资源、空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有人参与深空探测是必然的,没有人参与就走不出去,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地球上,总是要走出去的,开辟新的生存空间。③从人类特性角度看,许多靠人类完成的任务是机器无法实现的,人类区别于机器的生物特性和智慧特性决定了有人参与深空探测任务是必然的。④从国家与民族发展角度看,有人参与深空探测对国家未来抢占深空探测主动权和制高点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就像今日的钓鱼岛,我们不去就不能彰显我们的存在,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太空权益;此外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工程在引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跨越式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以上四个原因,尽管我们现在的深空探测任务仍是以无人为主,但是一定要为将来的有人探测做好准备。
  这就谈到了发展原则,“以有人参与为目的,先期开展多项无人深空探测任务,将无人与有人深空探测任务融合发展,逐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带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这也是人类探索宇宙、走向深空的基本发展原则。
  存在的突出科技问题及解决策略
  第二个大问题也是报告的核心,即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突出科技问题。要实现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有四大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即如何“去”“登”“回”?如何解决“驻”的问题?如何应用?如何保障人员健康?我们现在有三类任务:空间站和神舟飞船是载人近地任务;“嫦娥一号”等是无人深空探测任务;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任务。这三类任务之间是有技术支撑和发展关系的。
  人“去、登、回”的问题
  “去、登、回”问题就是保障人员精确可靠到达,着陆地外天体,并安全起飞返回地球。这其中又分成三个问题:天体到达问题、载人EDL&A(进入、降落、着陆以及上升)的问题、再入返回及回收问题。
  下面我们一一来看。*先是“去、登、回”的问题,**件事情是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任务地外天体如何到达。“嫦娥三号”总重3.8吨,“阿波罗计划”当年的登月飞行器总重46吨,美国人要重返月球搞的“星座计划”登月飞行器总重达到68吨。要把这么重的东西送上去,我们看看需要多大的推力。美国“阿波罗计划”用到的“土星五号”火箭*大直径达10米,起飞重量2946吨,推力达到了3472吨,当时美国就有能力把120吨的东西送到近地轨道(LEO)。重返月球计划火箭直径达到17.4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188吨,而我们今年要发射的“长征五号”火箭运载能力近地轨道只有25吨。所以说**个问题要提高重型运载火箭的能力,随之制造难度也会大大提高。第二个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要大幅提高,发动机的研制难度会大大增加。“长征五号”的芯一级是2×50吨,而美国的“战神五号”芯一级为6×318.6吨。第三问题是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任务飞行器系统规模大,必须提升深空探测飞行器轨控主发动机的总冲。我们可以看到“阿波罗”当时的比冲为310秒,“星座计划”是445秒,“普罗米修斯”达到了1000秒。第四个问题就是推进与能源系统共同发展,推动飞行器系统能力提升,各种电池包括核推进、核电源都要发展。那么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①要研制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②大型箭体制造技术;③先进低温推进技术;④轻质低温绝热材料技术;⑤燃料电池技术;⑥核推进技术;⑦核电源技术。这七项措施加起来才能解决好重型运载火箭的问题。
  到达轨道附近之后要进入、要下降、要着陆、要上升,这个过程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嫦娥三号”总重3.8吨,“星座计划”着陆器45吨,“嫦娥三号”着陆精度5千米,“星座计划”着陆器在短期任务时精度为1千米,而月球基地任务的精度要求为100米。那么像这样的EDL&A的问题带来哪些挑战?
展开
目录
目录

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突出科技问题研究 叶培建 (2)
信息化时代的摄影测量 张祖勋 (35)
空间红外天文观测技术 龚惠兴 (56)
等离子体冲击波流动控制与表面强化 李应红 (74)
创新创业实现中国梦 赵淳生 (101)
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 戚发轫 (122)
当无人机遇上人工智能 樊邦奎 (142)
后记 (164)
问天科学讲坛及院士林 (16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