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生活数字化与网络民俗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7241084
  • 作      者:
    徐国源,等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国源,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专家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2007-2008年在韩国蔚山大学任客座教授、访问学者,2009-2012年曾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民间文化、媒介文化研究等。著有《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草根传播与乡村记忆》《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传播的文化修辞》等12本专著,编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导读》《江南民俗文化现状田野调查》等,参加“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苏州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采集、编纂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拼贴时间系统里的个体“习俗化”
  俗民个体任何习俗的养成都不可能脱离日常生活实践,而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时空中进行。在工业和商业尚不发达的中国传统社会里,习俗养成中习俗实践时间与日常生活实践时间基本同步,甚至可以说俗民个体的“习俗化”基本上就在现实社会生产、生活时间系统里完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生产体系的不断完善,国际化标准计时系统在中国社会普通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但是农历计时系统却依然在日常生活中同期并存。也因其如此,80年代以前中国俗民的民俗养成大多处于农历和公历同时并存的双系统中。虽然,传统农历计时系统的确在俗民日常生活中慢慢退场,但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节点上,民俗节庆活动依然遵循着原有的轨迹如期开展,只是这部分民俗活动开始从社会日常生活时间中脱离出来,成为需要被标注和突显的节庆民俗时间。可即使如此,在大多数民俗个体的“习俗化”和民俗事象的发生中,习俗时间依然与生活时间保持了大致同步的状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地域文化也作为一种资源渐渐成为极具优势的竞争资本,民俗也因为它尤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为地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力。为优化民俗资本的经济、社会效益,部分民俗事象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民俗养成教育转变为地域文化影响的扩大和经济的增值。民俗活动的策划、展开,也开始由俗民自发约定、参与转变为由基层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俗民共同参与。在这种被策划、被符号化的“仪程”式民俗事象中,原本与人们日常生活尚能基本保持同步的民俗时间渐次转化为一种仪程化、日程化的项目时间。有时为了现实的功利需要,甚至可能被嫁接、转移嵌入日常生活时间系统。不过,在这种被策划的民俗时间里,俗民个体的“习俗化”也许未必完全与日常生活同步,但总体而言仍大多在日常生产、生活时间系统里进行。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VR、AR信息传输技术不断提升,人机交互的沉浸式体验也在不断完善。同时,社会普通民众的视频阅读和图像表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民俗时间的剪切和拼贴成了可能,
  民俗养成也因此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实践中的计时系统,俗民个体甚至拥有在一个过去和现在随机切换的时间系统里进行习俗养成的可能。原本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民俗、惯习也有可能因为某一虚拟平台或者虚拟社区的存在,而具备了脱离特定时间、特定地域,随时、随机进入俗民个体日常生活和现实时间系统的可能。正如李子柒的“乡居”、各类地域美食主播的直播,大都将漫长的物理时空压缩成有限的网络视频时间,传承、表达着人们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民俗、惯习。网络时代大多数俗民个体的习俗养成都可能是在一个可回溯、可拼接的时间中完成,并且已经很难脱离这种拼接时间的影响。
  (二)虚实空间里边界模糊的“习俗化”和“再习俗化”
  俗民个体“习俗化”的过程,从广义上说可能会贯穿俗民生命活动的始终;但如果从狭义的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化来理解习俗养成的话,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成年进入社会时,个体的“习俗化”过程就已经完成。此后,他无论是延伸和补充自己原有的社会性习俗、继续扩大原有习俗的养成,还是再接受与以前习得的习俗不同的新的异质习俗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是其“再习俗化”的表现。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俗民的“习俗化”大多是在一个相对变化较少、封闭稳定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日常生产生活、宗教、仪礼等核心活动的展开来完成。而地域之间社会交往的相对稀少和地域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俗民个体成年后,因为空间迁移的原因而产生的延伸和补充性的“再习俗化”现象相对较多。
  然而,“不同媒介有其不同的技术和文化‘偏向’,会产生不同的传播形态和方式,从而规制了其内容的组织和呈现,规定了接收和体验的方式,重组了人们之间以及与现实的关系”。数字化媒体空间传播力的增强也促进了民俗事象中社会关系的重构。社会关系的重构也意味着今天社会习俗规则的存在有了全新的变化。传统中国社会中,俗民的“再习俗化”以延伸补充性为主,而当代社会,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技术日臻完善的今天,新价值观接受的“再习俗化”现象慢慢多起来。在这种虚实共存的社会生活里,无论是生产习惯、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的养成,还是习俗规则的存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俗民个体“习俗化”和“再习俗化”的环境自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习俗化”和“再习俗化”如果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里,从“习俗化”到“再习俗化”的节点一般会比较明显,大体与个人生活的社会化同步。但在互联网时代,俗民个体不必等到成年或者社会化,虚拟社群与现实社群几乎就同时并存在他的生命中了,甚至也无须因为空间的位移才开始“再习俗化”。许多俗民个体极有可能在某一人生阶段或者某一时段同时处于原习俗和异质习俗共存的文化环境中,可以在多元选择中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完成“习俗化”或者说“再习俗化”。在这一过程中,“习俗化”与“再习俗化”之间的界限和节点比较模糊,两者之间甚至已经很难区分。
展开
目录
导言 网络民俗研究的理论逻辑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生活数字化与民俗衍变
第一节 从“俗民”到“网民”
第二节 空间重构与民俗新语境
第三节 网络时代的民俗传承与生成

第二章 网络栖居与俗民关系重建
第一节 网络栖居与社会惯习革新
第二节 虚拟、链接与俗民关系重建
第三节 网络社交与“群体性”衍变
第四节 网络空间社群化

第三章 网络空间的“再习俗化”
第一节 “习俗化”与“再习俗化”
第二节 “再习俗化”:网络民俗的生成逻辑
第三节 网络赋形与民俗新形态

第四章 传统民俗的互联网传播
第一节 传统民俗网络版
第二节 民俗事象的图文再现
第三节 民俗活动的网络直播
第四节 民俗知识的互联网传播与交流
第五节 民俗文化的互联网消费
第六节 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传播的审视

第五章 习俗场景转移与“转生型”民俗
第一节 “转生型”网络民俗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转生型”生活习俗
第三节 “转生型”节庆民俗
第四节 “转生型”民间信仰
第五节 “转生型”游戏娱乐
第六节 “转生型”网络民俗的生成机制
第七节 关于“转生型”网络民俗的几点思考

第六章 网民衍生创造与“再生型”网络新民俗
第一节 “再生型”网络新民俗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再生型”网络民间信仰
第三节 “再生型”网络民间文学
第四节 “再生型”网络民间艺术
第五节 “再生型”网络语言民俗
第六节 “再生型”网络新民俗:民俗新生或重构?

第七章 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价值确证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新生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的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