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庄子》中“孔子”形象研究/汕大马理论文丛
0.00     定价 ¥ 80.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9105094
  • 作      者:
    高庆荣
  • 出 版 社 :
    贵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庆荣,1978年生,长春光机学院文学学士,兰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和思政教育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这则寓言中的“孔子”是内篇被讥讽的三个“孔子”中被塑造得最完整而鲜活的一个,而此寓言也确实是针对孔子而发。
  叔山无趾是刑余之人,但对此他自己丝毫不以为意,仍在继续体认着天道。“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既说明了叔山无趾的追求,也点出了“孔子”的固陋。叔山无趾要体认的是全德、至德,需要的是“不动心”,是心虚。心虚是彻底地抛弃“我”的一切认识,既包括所谓的丑的、恶的,也包括所谓的善的或高尚的东西。这也是庄子将孔子这类期求救世的“圣人”(非庄子之圣人)与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一同批判的原因。寓言中的“孔子”与现实中的孔子颇有些相似,他们都执着于学与教,希望通过“临人以德”的方式来改变人和人类社会,消解人本身的脆弱和自我中心主义的执着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笔者认为此则寓言针对孔子的原因)。所以孔子重“德”,对丧“德”之人必有微词。因而叔山无趾在寓言中的“孔子”看来,乃是一不注重德行之人,否则又怎会遭受刑罚。所以一见叔山无趾,“孔子”就斥责他“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寓言中的“孔子”,在经叔山无趾点拨后发现了自己的固陋,但仍不明白“德”的最高境界在于消除自我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在于消除“我”对外物的一切关注而实现心灵的虚静。所以,他仍纠结于无趾之兀,认为他此行是为弥补前行之误,“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殊不知现在的叔山无趾已超脱世外体认天道,误与不误乃有形世界的标准,根本不入其心。就因为“孔子”还有世俗的追求,所以他的心灵是被遮蔽的,他无法真正地认识事物的本真,也无法真正地理解叔山无趾的行为。
  至此寓言对“孔子”的批评尚未结束,叔山无趾又进一步向老聃指出,“孔子”所追求的,以及“孔子”的生活恰是人心灵的桎梏,痛苦的根源,可他却不自知。这对“孔子”的批评可说已达内篇之顶峰。可是,随后庄子笔锋一转不仅把对“孔子”的针对性消解在“天刑之,安可解”一句中,还消解了其批判性,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悲哀和无奈。
  老聃不明白为什么叔山无趾看到了“孔子”身处困境却不解救,可在叔山无趾看来,“孔子”追求束缚自己心灵的“桎梏”,无法逃离变形的世界和心灵的痛楚,这是“天”的惩罚,“人”怎能帮他“解”呢?人类世界与人类文明是在浑沌丧失后,在人误认自己与外物的前提下,在自我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浑沌的丧失、本性的误认和自我中心主义是人类苦难的根源,是这个世界扭曲的原因,是人只能在这个扭曲的世界扭曲地活着的原因。在这样的世界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人,也只能继续着这种误认和自我中心主义,因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所接触的事物只能是这些,也难怪庄子会认为人的错误从七窍初开就开始了。所以,人越“努力”、人类社会越“发展”离浑沌就会越来越远,而“我”与世界的面目也会越来越扭曲。人的错误和痛苦只能通过对“我”与世界本性的认识,通过自我中心主义的消解,通过对浑沌的复归才能摆脱。这需要的是自我的体认,需要的是心灵的逐步空明。对固有世界秩序意识的超越,任何外界的所谓的“帮助”都难逃自我中心主义的窠臼,反而都是在巩固固有世界的秩序意识,这就是“天”对“人”的惩罚。人的苦难只能自救,其自救又是通过心的虚静才能完成,这是对庄子之“德”的另一种形式的概括,也是《德充符》之主旨。所以,“天刑之,安可解”一句所产生之效果才是本则寓言的真正目的,叔山无趾与“孔子”的会面不过是为此作铺垫。而受刑者又岂是“孔子”一人,所有世间之人皆难逃此刑。本是针对“孔子”的批判,通过这一句话却具有了普世的意义,成为对人、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批判。
  综上,内篇中将“孔子”作为讥讽和超越对象的寓言有如下特征:第一,内篇中批评“孔子”的寓言,都对孔子的针对性不强且态度温合。瞿鹊子与接舆高歌的两则寓言都不专门针对孔子,而叔山无趾寓言虽然针对孔子而发,但这一针对性却被寓言结尾处的一句话所消解。不专门批评“孔子”的两则寓言对“孔子”的态度相当温和:长梧子只有一句“是(皇)[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而接舆也只是高歌以表达对人间世的绝望和对“孔子”的劝说,恐怕说成“微词”都稍显过分。叔山无趾寓言对“孔子”的批评可算是最“激烈”的,但也只是指出“孔子”将自我束缚于外物之中,恐怕更多的是表达庄子对世人梦而不醒、不知自救的无奈和冷漠,或许还有些许同情夹杂其中。第二,庄子在以寓言阐述其思想的过程中,“孔子”并未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孔子”,顶多减少寓言的冲击力,并不会对所阐述的思想造成实质性的改变。“孔子”在寓言中出现,更多的是出于庄子对孔子声名的借助。第三,庄子并未将孔子奉为权威,否则就不会有批评出现;也未明确将孔子贬抑在道家之下,否则就不会有叔山无趾“吾以夫子为天地”之语和接舆“风兮凤兮”的感叹。庄子和孔子是相对平等的学者与学者间的关系,二人间的冲突则是由思想家与思想家间的分歧所引起的。以上“孔子”形象的特点不仅符合我们对庄子游戏态度及庄子向往心灵转化的分析——以固有世界的秩序意识为批评和超越的对象,不对任何具体的事物有特殊的关注;也符合对庄子思想与孔子思想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在以心灵转化为目标时,庄子关注的是个体自我的心灵境界,此之外之事——包括与孔子在自我修养上的不同发展方向——不会引起庄子过多的关注。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庄子》内、外、杂篇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戏谑人间世——内篇分析
第二节 外、杂篇对内篇思想的继承、发展和改变

第二章 内篇“孔子”形象之特点
第一节 孔子与庄子思想之比较
第二节 作为讥讽对象的“孔子”
第三节 作为道家代言人的“孔子”

第三章 外、杂篇中被批评与讽刺的“孔子”形象
第一节 与内篇相似的“孔子”形象
第二节 被激烈批评的“孔子”

第四章 外、杂篇中道家代言人的“孔子”形象
第一节 明哲形象的“孔子”
第二节 作为点评者与会通者的“孔子”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