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书法“新时代”和新思维
0.00     定价 ¥ 2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34099526
  • 作      者:
    陈振濂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振濂,1956年生于上海。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国家级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陈振濂以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四十年来共出版学术专著六十三种,内容涉及古典诗歌、中国画、书法、篆刻等方面,并旁涉日本绘画、书法。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法“新时代”和新思维》:
  第三年再做什么内容?第一是个人的、交游的;第二是西泠印社的一个学术领域的系统知识,一个近现代的学术领域。这些都有了。到了第三年做什么主题呢?今天做西泠印社,明天做兰亭,后天做北师大的历史,那仍然只是一个领域同一种方法模式,还是在重复。第三年的春节期间,我寝食俱废,彷徨犹豫,最后豁然开朗,一些新概念、新思想就出来了——我既然可以做个人的经历,也可以做一个领域资料的甄别和推广,那为什么不能去写写社会的变迁和民生?像新闻记者一样,对每天发生在社会上的事情非常敏感,他们写成新闻报道,而我可不可以写成书法作品呢?于是我从2012年开始启动,提出的观念是“书法记史”,用书法作品记录鲜活的当代史。刚开始时还有一个契机,当时在社会上炒得比较热的是“民生书法”。2017年12月29日央视三套有一个节目叫“收获2017”,找了9个在各行各业里面相对比较有影响和有成就的专家讲一年收获。我也被请去,当时就在节目里讲今年春节两会在北京,记者认为我在写一部“书法《史记》”,是先从“民生书法”开始的,当时屏幕上打出来、现在网上可以查得到的,就是《书法“史记”》,我在节目中讲了一个故事。我看到一个报道,天津一个出租车司机开车,有一个盲人青年从外地到天津来学按摩,他说我要到某一个小区住下来,出租车司机把这个盲人青年拉到小区门口放下,盲人问多少车钱,他说十一块四毛车费,盲人取钱包拿钱,结果司机把盲人的手抓住,让他下车,不要付钱,把盲人交给小区的保安,跟他说,我不伟大,也没多少钱,但是我赚钱比你容易,所以不收你的车费,盲人说我坐你的车总得给你车钱。两个人推推拉拉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西装大叔,就跟司机说我要打车,你刚才跟盲人推拉什么,大叔以为他们在吵架。司机说不是,盲人他要到大城市来谋生不容易,我不想收他的车费,他跟我推让,最后我还是没收他的车费。西装大叔坐上车去了另外一个目的地,十四块两毛的车费,西装大叔拿钱说这个钱付给你,还替前面的盲人把车钱付给你。司机也不肯收,说没见过后来客人给前面的客人付钱的事。西装大叔说你不用谦让,我跟前面的盲人青年不认识,我替他付钱是认为我应该这么做,我也不伟大,我也只是赚钱比你容易一点,付完车费后又转身嘱咐司机,你以后碰到这些残障人士,请多多关照他们,说完走了。这个故事我看了以后,当时就有一个冲动,我要是不用书法把这个事情记下来,应该是失职。书法家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能不能在这里面发现平凡老百姓的精神境界?这比那些说是要做公益、做慈善还拼命自我宣传的人要实际得多。我说这才是世俗民间最温暖的、最有温情的一个故事。于是我就用浅显古文把它写出来,还有互相之间的对话,央视节目把这个也放出来了。当时大家都在说,我们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多好的境界,你怎么写一个西装大叔、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盲人?这个是不是太平常?是不是太没有意思?我说任何一个只供赏玩的内容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因为人人可以做。但是我这个作品,介绍一个盲人、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大叔这样的内容,因为实际记录了民间百姓在道德层面上互相温暖的例子,这个作品在书法中肯定是唯一的,并且我也不会重复再写第二个,如果今后有机会流传到后世,别人肯定不会关注你的“白日依山尽”,而会认我这个《“我不伟大”之道德接力》。这个作品也许会传世,除非我写得不好,不值得传。如果书法本身过硬,这个时代这个故事就会让我们知道,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社会发生的变迁,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他们自觉弘扬传统互助为乐的精神,这要比我看100件“白日依山尽”更有意思。而且这个作品和这个时代“同频”吗?共不共振?这个事情一发生,我当天就记下来了,后面还注明网络上发微信提供信息的人,是出租车司机的女儿,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这样的故事到现在为止我个人已经记了1000多件,每天“同步”地记录这个时代的历史。别人常劝说:“陈老师你这样的书家随便写写字就有人要收藏,应该多写作品,有利益可图,怎么写这些东西,至少在现阶段不会卖钱,也没人会买。”的确,把那个东西挂在家里既不雅致又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挂在家里供个人欣赏的,就像我们不会把一幅《开国大典》《占领总统府》《转战陕北》《说红书》或者一个战争场面的画挂在家里,但是艺术要表现时代,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沉淀下来的故事。如果只是习惯于在书斋里面看“白日依山尽”,作为书法没有问题,但作为一个艺术家,格局太小了,只能像小桥流水,个人在那里随便欣赏。
  ……
展开
目录
前言
四十年书法创作史溯
——从“书斋时代”到“展厅时代”,再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
四十年书法理论史溯
——从“学习时代”到“学术时代”,再到“学科时代”
四十年书法教育史溯
结语
——用书法学习和创作来体现“文化自信”,展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魅力和宏伟目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