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土系志·陕西卷
0.00     定价 ¥ 26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8857060
  • 作      者:
    张甘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第1章 区域概况与成土因素
1.1 区 域 概 况
1.1.1 区域位置与行政区划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地处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毗连,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相邻,南以米仓山、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接界,东南与湖北省、河南省接壤。陕西省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全省南北长约878.0 km,东西宽为517.3 km,南北狭长,总面积20.56万km2。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常住人口3864.4万人,陕西省辖10个设区市,1个示范区,107个县级行政区划(表1-1,图1-1)。省会为西安市,陕西省人民政府位于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大院。
  陕西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或朝代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000余年。同时,陕西省也是我国古老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表1-1 陕西省行政区划(2018年)
图1-1 陕西省行政区划(2018年)
1.1.2 土地利用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土地总面积30 843.58万亩①,其中农用地27 927.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0.55%;建设用地1403.6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55%;其他土地1511.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0%(表1-2)。
  表1-2 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2015年)
  陕西省土地利用的总体特点:①土地利用区域分异显著。全省按照地貌特征及土地利用状况可以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地貌区域,其中陕北指关中平原以北的黄土高原区,陕南指关中平原以南的秦巴山区。关中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占区域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30.32%、41.25%,区内西安、咸阳、宝鸡等城市型用地特征明显,建设用地合计占全省建设用地总规模比例为56.27%。陕北以林地、牧草地为主,占区域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42.06%、24.89%,区内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工矿用地分布较多。陕南山区以林地为主,占区域土地总面积比例达到78.96%,盆地、平坝区以耕地为主,是陕南主要的粮食产区。②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用地比重大。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土地利用率达到95.10%,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用地,农业土地利用率为90.55%,远高于全国水平(68.11%),在各省(市、自治区)中处于*高水平。③建设用地比例偏低。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建设用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55%,所占比例远低于中东部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如北京市21%、山东省18%)和周边省份(如河南省15%)。
1.1.3 社会经济状况
  依据“2018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全年生产总值24 438.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3 477元。全年农业增加值1380.77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0.598万hm2,粮食产量1226.31万t,森林覆盖率43.0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64.40万人,按城乡分,城镇常住人口2246.3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8.13%;乡村人口1618.02万人,占41.87%。按性别分,男性1994.42万人,占51.61%;女性1869.98万人,占48.39%,性别比为106.65。按年龄分,0~14岁人口占14.50%,15~64岁人口占74.12%,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38%。全年出生人口41.08万人,出生率为10.67‰;死亡人口24.02万人,死亡率为6.24‰;自然增长率为4.43‰。
1.2 成 土 因 素
1.2.1 地形地貌因素
  1)形成过程
  陕西地貌是在大地构造、岩性、地壳运动以及生物界诸因素影响下,随着时间、空间的演替而不断发展形成的。秦巴山地在多旋回构造变动之后,在三叠纪印支运动中结束了残留的海域环境,全面褶皱成山。当时还未形成渭河地堑,陕北还是一个内陆拗陷盆地,超覆于三叠系之上的侏罗—白垩系沙页岩,其堆积空间不断向西偏移,陕北单斜构造也愈趋明显。陕西地貌骨架奠定于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它使秦巴山地发生差异断块运动,并伴有大规模花岗岩侵入活动;渭河地堑开始孕育,陕北鄂尔多斯台向斜的周边断裂围限,也转入大面积抬升,在总体格局上陕西地区三大构造地貌单元越来越显著。经历古近纪、新近纪及第四纪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形成陕北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地的总体特征。山地区表现出山谷相随、岭盆相间、地貌层次清晰的特色;盆地区是平原沃野、阶地叠套、台塬错列的地貌景观;高原区则是黄土丘陵起伏、千沟万壑与北部风沙地貌相依的特点。不同的时期,同一地区的地表结构差异很大;不同的地区,在同一发展阶段,地貌区域特征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与每一地貌类型的发展历史是分不开的。
  2)地形地貌
  陕西的地貌形态较为复杂,既有崎岖的山岳和辽阔的高原,又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宽广的平原。在全省总土地面积中,黄土高原、丘陵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5%,山地约占36%,平原约占19%。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由西向东倾斜。根据全省地貌形态特征、地质结构和地面组成物质,将全省分为6个地貌区,即风沙滩地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关中盆地区、秦岭山地、汉中安康盆地和大巴山区(图1-2)。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 m,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 m。东西长360 km,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 km,南北宽约300 km,海拔1000~3500 m。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
1.2.2 气候条件
  陕西省地处中纬度偏内陆,由于地形、地理位置与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和多种气候类型的特点。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 ℃,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 ℃,关中12~14 ℃,陕南14~16 ℃(图1-3)。1月平均气温–11~3.5 ℃,7月平均气温21~28 ℃,无霜期160~250天,极端*低气温是–32.7 ℃,极端*高气温是42.8 ℃。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 mm(图1-4)。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陕西省土壤温度状况表现:秦巴山区及其以北为温性,汉江河谷地区及其以南为热性 (图1-5)。土壤水分状况表现:长城以北为干旱,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和关中盆地为半干润,秦岭以南为湿润,常湿润仅在*南端镇巴县和紫阳县的小部分南部地区存在(图1-6)。
1.2.3 植被条件
  陕西境内的自然植被有两大类型,即森林与草原。前者构成了陕西南部、关中地区和陕北南部的植被带,后者组成了陕北北部植被带。全省自南向北为陕南汉江谷地、低山丘陵北亚热带混生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关中、陕北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陕北北部暖温带森林草原带,长城沿线温带干草原带。森林植物群落具有强大的生物量积累,对土壤形成以及整个自然景观产生巨大的影响。草原植物群落则以其根系及凋落物的腐殖质化在土壤表层积累影响土壤的形成。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现代森林仅分布在山区,即大巴山林区、秦岭林区、关山林区、桥山林区和黄龙
图1-2 陕西省地貌分区图
图1-3 陕西省年平均温度分布图
图1-4 陕西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图1-5 陕西省50 cm深度土壤温度状况图
图1-6 陕西省土壤水分状况图
山林区。秦岭山地,地势高矗,山峦重叠,植被带的垂直分布明显。全省原始森林分布不多,仅小片残存于秦岭和巴山中、高山地,其他都是次生梢林,林相残败。分布在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群落,由于垦殖与水土流失,基本上无成片的,但从沟崖陡坡残留的草本植物区系的成分、类型、结构等方面的特征看,仍可区分出草原植被的群系。
  陕南秦巴山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并且是我国西北地区分布面积*大的***的一片亚热带植被类型。陕南山区虽处于我国亚热带的北部边界,但北面高大而宽阔的秦岭山脉构成天然屏障,冬季阻挡北方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为喜温植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使这里比同纬度的淮河下游地区温暖得多,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植被的种类都比淮河下游地区丰富。
  关中平原的代表性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并且是我国华北平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西的延伸部分。但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半坡先民们早在6000年以前就在此播种、收获、繁衍和生息,因此,自然植被早已荡然无存。关中平原南缘秦岭山脉北麓植被的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的分布范围由关中平原向北延伸到陕北黄土高原的南部地带。
  陕北黄土高原区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带,落叶阔叶林与森林草原的分界大致为清涧、延安、安塞、志丹的连线,此线以北为森林草原带,以南为落叶阔叶林带。黄土高原延安以南子午岭、桥山、蚰蜒岭、黄龙山和崂山等地天然森林植被保存较好,而较平坦的黄土塬面、缓坡地和川地早已开辟为农田。陕北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草原,是我国内蒙古温带草原西端向南的延伸部分。
1.2.4 母质因素
  全省成土母质复杂多样,属于水成系列的有冲积与洪积物,属于风成系列的有黄土和风积沙,属于重力作用的有坡积物;广大山地还分布有残积母质。
  1)黄土母质
  自长城沿线以南,到秦岭北麓,在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晚新近系红土之上覆盖一层厚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的新黄土(马兰黄土)和老黄土(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新黄土厚10~20 m,浅黄色;老黄土层在新黄土层之下,色黄略带红,夹有石灰菌丝和结核(料姜石),土层中有古土壤层(红色条带),*多的有10余层,每层厚度约0.5~1 m,*厚的达2 m。老黄土厚度由几十米至百余米,是构成塬、墚、峁、沟壑谷地形的主体。
  2)风沙母质
  风沙母质是形成风沙土的物质基础,分布在长城沿线以及关中黄渭洛三角地带。毛乌素沙地的风成沙,其下伏地层,在沙地的北部主要是中生代白垩纪杂色砂页岩;在南部主要是湖泊冲积的沙质黏土沉积物,或现代河流砂质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的底层是中更新世的萨拉乌苏期强度沙化层。
  3)冲积母质和洪积母质
  冲积物分布在河漫滩及河流两岸阶地。陕南的汉中盆地与关中的渭河冲积平原是全省两个*大的冲积母质分布区,此外商丹盆地、洛南盆地、月河盆地及泾河、洛河、延河、清涧河、无定河、窟野河等河流两岸阶地都是冲积母质分布区。冲积母质的一个重要特点乃是其机械颗粒成层性的多元结构组合。这种机械颗粒成层性,是由于河流断面上的主流、急流、股流以及洪水、枯水各时期流速所携带的泥沙不同沉积而成的。全省各地的冲积物,陕北较单一,无定河、窟野河等河流两岸的上川地、中川地多为粉粒,下川地多为细砂粒,机械粒级层次组合变化不多。延河、洛河川地以粉粒为主,结构单一,局部地段下部有中、细砂层。渭河平原,南北两岸很不一致,北岸阶地平原基本上是厚层粉粒,南岸川地由于受到秦岭北麓支流泥砾影响,机械粒级层次比较复杂。
展开
目录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丛书前言
前言
上篇 总 论
第1章 区域概况与成土因素3
1.1 区域概况3
1.1.1 区域位置与行政区划3
1.1.2 土地利用5
1.1.3 社会经济状况6
1.2 成土因素6
1.2.1 地形地貌因素6
1.2.2 气候条件7
1.2.3 植被条件7
1.2.4 母质因素13
1.2.5 人为因素14
第2章 土壤分类16
2.1 土壤分类的历史回顾16
2.2 本次土系调查20
2.2.1 调查方法20
2.2.2 土系建立情况22
第3章 成土过程与主要土层23
3.1 成 土 过 程23
3.1.1 腐殖化过程23
3.1.2 黏化过程23
3.1.3 钙积过程24
3.1.4 人为堆垫过程24
3.1.5 氧化还原过程24
3.1.6 潜育化过程25
3.1.7 盐碱化过程25
3.1.8 地表侵蚀过程25
3.2 诊断层与诊断特性25
3.2.1 淡薄表层26
3.2.2 水耕表层26
3.2.3 水耕氧化还原层26
3.2.4 堆垫表层/堆垫现象27
3.2.5 黏化层27
3.2.6 钙积层/钙积现象27
3.2.7 盐积层/盐积现象28
3.2.8 暗沃表层28
3.2.9 雏形层28
3.2.10 暗瘠表层29
3.2.11 人为扰动层29
3.2.12 灌淤表层29
3.2.13 准石质接触面29
3.2.14 石质接触面30
3.2.15 腐殖质特性30
3.2.16 土壤水分状况30
3.2.17 土壤温度状况31
3.2.18 潜育特征31
3.2.19 铁质特性31
3.2.20 石灰性32
3.2.21 岩性特征32
3.2.22 人为淤积物质32
3.2.23 氧化还原特征32
下篇 区域典型土系
第4章 人为土35
4.1 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35
4.1.1 阳平关系(Yangpingguan Series)35
4.2 普通铁渗水耕人为土37
4.2.1 铁炉沟系(Tielugou Series)37
4.2.2 高台系(Gaotai Series)39
4.3 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41
4.3.1 阜川系(Fuchuan Series)41
4.3.2 中所系(Zhongsuo Series)43
4.4 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45
4.4.1 驿坝系(Yiba Series)45
4.4.2 黄官系(Huangguan Series)47
4.4.3 黄营系(Huangying Series)49
4.4.4 老道寺系(Laodaosi Series)51
4.4.5 老君系(Laojun Series)53
4.4.6 勉阳系(Mianyang Series)55
4.4.7 同沟寺系(Tonggousi Series)57
4.4.8 武乡系(Wuxiang Series)59
4.4.9 周家山系(Zhoujiashan Series)61
4.4.10 午子山系(Wuzishan Series)63
4.4.11 桔园系(Juyuan Series)65
4.5 钙积土垫旱耕人为土67
4.5.1 虢王系(Guowang Series)67
4.5.2 上狼沟系(Shanglanggou Series)69
4.5.3 杨凌系(Yangling Series)71
4.5.4 普集系(Puji Series)73
4.6 斑纹土垫旱耕人为土75
4.6.1 曹家堡系(Caojiabu Series)75
4.6.2 二曲系(Erqu Series)77
4.6.3 西泉系(Xiquan Series)79
4.7 普通土垫旱耕人为土81
4.7.1 到贤系(Daoxian Series)81
4.7.2 杜曲系(Duqu Series)83
4.7.3 横渠系(Hengqu Series)85
4.7.4 蜀仓系(Shucang Series)87
4.7.5 广济系(Guangji Series)89
4.7.6 贞元系(Zhenyuan Series)91
4.7.7 平路庙系(Pinglumiao Series)93
第5章 盐成土95
5.1 潜育潮湿正常盐成土95
5.1.1 安边系(Anbian Series)95
第6章 潜育土98
6.1 普通简育滞水潜育土98
6.1.1 瑶镇系(Yaozhen Series)98
6.1.2 鱼河系(Yuhe Series)100
第7章 淋溶土102
7.1 普通钙积干润淋溶土102
7.1.1 胡家庙系(Hujiamiao Series)102
7.1.2 可仙系(Kexian Series)105
7.1.3 虢镇系(Guozhen Series)107
7.1.4 相虎系(Xianghu Series)109
7.1.5 凤州系(Fengzhou Series)111
7.1.6 文家坡系(Wenjiapo Series)113
7.2 表蚀铁质干润淋溶土115
7.2.1 界头庙系(Jietoumiao Series)115
7.3 堆垫简育干润淋溶土117
7.3.2 磻溪系(Panxi Series)117
7.3.2 雨金系(Yujin Series)119
7.3.3 临平系(Linping Series)121
7.4 复钙简育干润淋溶土123
7.4.1 店头系(Diantou Series)123
7.4.2 棋盘系(Qipan Series)125
7.4.3 柿沟系(Shigou Series)127
7.5 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129
7.5.1 林皋系(Lingao Series)129
7.6 耕淀简育湿润淋溶土131
7.6.1 许家庙系(Xujiamiao Series)131
7.7 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133
7.7.1 新店子系(Xindianzi Series)133
7.7.2 陈塬系(Chenyuan Series)135
7.7.3 夜村系(Yecun Series)137
7.7.4 南石槽系(Nanshicao Series)139
7.7.5 吕河系(Lühe Series)141
7.7.6 饶峰系(Raofeng Series)143
7.7.7 桐车系(Tongche Series)145
7.7.8 文笔山系(Wenbishan Series)147
7.7.9 四皓系(Sihao Series)149
7.7.10 咀头系(Zuitou Series)151
7.8 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153
7.8.1 龙村系(Longcun Series)153
7.8.2 试马系(Shima Series)155
第8章 雏形土157
8.1 弱盐淡色潮湿雏形土157
8.1.1 卤泊滩系(Lubotan Series)157
8.1.2 原任系(Yuanren Series)159
8.2 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161
8.2.1 袁家圪堵系(Yuanjiagedu Series)161
8.2.2 朝邑系(Chaoyi Series)163
8.2.3 华西系(Huaxi Series)165
8.2.4 罗敷系(Luofu Series)167
8.2.5 阳春系(Yangchun Series)169
8.2.6 张家沟系(Zhangjiagou Series)171
8.2.7 中坝系(Zhongba Series)173
8.3 普通淡色潮湿雏形土175
8.3.1 姜家沟系(Jiangjiagou Series)175
8.3.2 回民沟系(Huimingou Series)177
8.3.3 龙亭系(Longting Series)179
8.4 普通底锈干润雏形土181
8.4.1 终南系(Zhongnan Series)181
8.5 钙积简育干润雏形土183
8.5.1 周台子系(Zhoutaizi Series)183
8.5.2 崔木系(Cuimu Series)185
8.5.3 大池埝系(Dachinian Series)187
8.5.4 凤栖系(Fengqi Series)189
8.5.5 甘义沟系(Ganyigou Series)191
8.5.6 桥上系(Qiaoshang Series)193
8.5.7 黄堆系(Huangdui Series)195
8.5.8 老高川系(Laogaochuan Series)197
8.5.9 柳枝系(Liuzhi Series)199
8.5.10 七里村系(Qilicun Series)201
8.5.11 桐峪系(Tongyu Series)203
8.5.12 土基系(Tuji Series)205
8.5.13 五里系(Wuli Series)207
8.5.14 崾崄系(Yaoxian Series)209
8.5.15 王家砭系(Wangjiabian Series)211
8.5.16 叱干系(Chigan Series)213
8.5.17 道镇系(Daozhen Series)215
8.5.18 三道沟系(Sandaogou Series)217
8.5.19 天成系(Tiancheng Series)219
8.5.20 程王系(Chengwang Series)221
8.5.21 阳峪系(Yangyu Series)223
8.6 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225
8.6.1 后峁系(Houmao Series)225
8.6.2 韦林系(Weilin Series)227
8.6.3 羊圈湾则系(Yangjuanwanze Series)229
8.6.4 斗门系(Doumen Series)231
8.6.5 刘家塬系(Liujiayuan Series)233
8.6.6 骆驼湾系(Luotuowan Series)235
8.6.7 大昌汗系(Dachanghan Series)237
8.6.8 坊镇系(Fangzhen Series)239
8.6.9 红柳沟系(Hongliugou Series)241
8.6.10 三皇庙系(Sanhuangmiao Series)243
8.6.11 楼坪系(Louping Series)245
8.6.12 麻家塔系(Majiata Series)247
8.6.13 牛家塬系(Niujiayuan Series)249
8.6.14 石洞沟系(Shidonggou Series)251
8.6.15 水口峁系(Shuikoumao Series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