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土系志·甘肃卷
0.00     定价 ¥ 3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8858913
  • 作      者:
    张甘霖杨金玲,张甘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上篇总论
  第1章区域概况与成土因素
  1.1区域概况
  1.1.1地理位置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地处黄河上游,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要冲。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简称甘,因陇山在境内绵延又简称陇。其东邻陕西省,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连接,南与四川省、青海省接壤,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交界。总面积42.58万km2,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km,南北昀宽530km。
  甘肃省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会处,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甘肃省内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多为1000~3000m。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六大地形区域。在构造上主要属鄂尔多斯地台、阿拉善—北山地台、祁连山褶皱系和西秦岭褶皱系。东南部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中、东部多为黄土覆盖,形成独特的黄土地貌;河西走廊地形平坦,绿洲、沙漠、戈壁镶嵌分布。
  甘肃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西北向东南的狭长状分布,造就了气候多样性,从陇南河谷亚热带或陇南北部暖温带的湿润气候,再到陇中及河西走廊北部温带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直到河西走廊西部的温带干旱气候,还有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气候和甘南高原的高寒湿润气侯。因此,甘肃省西北部为内陆气候,属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季风气候,属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山地冰川融水形成内陆河流,为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从而为人类定居和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甘肃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东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曾经辖广大的地域范围,至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和民国十八年(1929年)分置新疆、宁夏、青海省。甘肃省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故有“羲轩桑梓”之称。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汉代的开边政策和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开通了丝绸之路。隋唐时期,甘肃成为我国联系西域各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武威、张掖、敦煌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国际性贸易城市,整个河陇地区农桑繁盛、士民殷富,《资治通鉴》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记载。海路开通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特别是由于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变化,甘肃渐渐成为荒僻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甘肃省下辖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岷县、定西、临夏、酒泉、武威、张掖、兰州11个分区(专区、市)、73个县(局),经过多次分区调整和撤地设市,至今设有兰州市、天水市、嘉峪关市、武威市、金昌市、酒泉市、张掖市、庆阳市、平凉市、白银市、定西市、陇南市12个地级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图1-1)。
  图1-1甘肃省行政区划
  1.1.2土地利用
  甘肃地域辽阔,地势高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性大,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为42.58万km2,居全国第7位。人均占有量2hm2,居全国第5位。从土地利用的比例来看,耕地仅占17.9%;林地比例较大,占14.3%;草地非常多,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3.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非常少,仅占1.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也不大,约占1.8%;其他土地利用约占30.9%,主要是荒漠等未利用土地(图1-2)。甘肃省土地利用具有以下特点:
  图1-2甘肃省土地利用(2005年)
  1)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
  由于甘肃省东南部高山林立,中、东部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为绿洲、沙漠、戈壁等,因此不同利用类型分布极不平衡。如林地多分布在甘肃省东南和西南部的边远地区,东南部的甘南、陇南、天水约占甘肃土地总面积的17%,而其林地却占甘肃林地总面积的50%以上;在人口稠密、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兰州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2.4%;长达千余千米的河西走廊,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森林资源更为稀少。
  2)土地利用率低
  甘肃省土地辽阔,地域差异大,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河谷川地、沟谷地、塬地、坪地、戈壁、沙漠和沼泽地等。难利用地、戈壁、沙漠、高寒石山、裸岩、重盐碱荒地比例较大,山地多,川塬地少。土地利用率仅为45.7%,有一半以上的土地为未利用地。
  3)耕地比例低,且质量不高
  甘肃省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因此草地和林地的比例较高,达到47.6%;加之大量的戈壁、荒漠等,耕地比例很低,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7.9%。在耕地中旱地多,水浇地少,土壤肥力不足。土壤干旱,缺少灌溉,水源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4)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由于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供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非常少。近年来,为了保持水土,在减少我国西北地区土壤的风蚀和水蚀方针指导下,部分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在生态脆弱区域只能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1.1.3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社会经济
  根据《甘肃发展年鉴2018》(《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2018),2017年甘肃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6×1011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0×1010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6×1011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4×101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104元。
  2017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1011元。其中,种植业1.07×1011元,林业3.16×109元,牧业3.09×1010元,渔业2.09×108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48×1010元。全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5×104km2;粮食总产量1.11×107t。特色产业增长较快,蔬菜面积3.37×103km2,产量1.21×107t,其中设施蔬菜占14%;中药材面积2.27×103km2,产量9.27×105t;棉花面积194km2,产量3.20×104t;瓜类面积509km2,园林水果产量3.97×106t。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糜谷、马铃薯为主,并有少量水稻。经济作物以胡麻、棉花、甜菜、蚕豆、烟草为主。果品丰富,特产有天水花牛苹果,民乐苹果梨,庆阳黄花菜,兰州百合、白兰瓜,民勤大板黑瓜籽,临泽小枣等。甘肃有许多特色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制种、啤酒原料、马铃薯、酿酒葡萄、油橄榄、食用百合、瓜果蔬菜和草食畜产品等,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甘肃也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药材品种众多,其中当归、黄(红)芪、党参、大黄、甘草等五种大宗中药材驰名中外。
  2)人口状况
  根据《甘肃发展年鉴2018》(《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2018),自1978年以来,甘肃省的人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1978~1999年增长较快,此后缓慢增长(图1-3)。至2017年全省人口总数为26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18万人,占总人口的46%。全省人口在各地市的分布极不均匀,省会兰州市人口昀多,超过300万人,而甘南藏族自治州、金昌市、嘉峪关市的人口不足100万,尤其是嘉峪关市,人口仅约20万人(图1-4)。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根据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24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9.42%。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族、藏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萨克族、满族等16个民族,此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
展开
目录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丛书前言
前言
上篇 总论
第1章 区域概况与成土因素 3
1.1 区域概况 3
1.1.1 地理位置 3
1.1.2 土地利用 4
1.1.3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6
1.2 成土因素 8
1.2.1 气候 8
1.2.2 地形地貌 15
1.2.3 成土母质 21
1.2.4 植被 26
1.2.5 水文 28
1.2.6 人类活动 32
第2章 成土过程与主要土层 37
2.1 成土过程 37
2.1.1 原始土壤形成过程 37
2.1.2 有机质循环与积累过程 38
2.1.3 钙积过程 39
2.1.4 脱钙与复钙过程 40
2.1.5 石膏聚积过程 40
2.1.6 盐分淋溶与积累过程 40
2.1.7 黏化过程 41
2.1.8 草甸化过程 42
2.1.9 沼泽化过程 42
2.1.10 泥炭化过程 42
2.1.11 潜育化过程 42
2.1.12 氧化还原过程 42
2.1.13 熟化过程 43
2.2 诊断层与诊断特性 44
2.2.1 诊断层 44
2.2.2 诊断特性 57
第3章 土壤分类 64
3.1 土壤分类的历史回顾 64
3.1.1 早期土壤分类 64
3.1.2 第二次土壤普查 64
3.1.3 土壤系统分类 66
3.2 本次土系调查 67
3.2.1 单个土体位置确定与调查方法 67
3.2.2 系统分类归属确定依据 68
3.2.3 土系建立概况 71
下篇 区域典型土系
第4章 人为土 77
4.1 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 77
4.1.1 金峡系(Jinxia Series) 77
4.2 弱盐灌淤旱耕人为土 79
4.2.1 上马家系(Shangmajia Series) 79
4.3 斑纹灌淤旱耕人为土 81
4.3.1 蔡家庄系(Caijiazhuang Series) 81
4.3.2 芨芨台系(Jijitai Series) 83
4.3.3 十工村系(Shigongcun Series) 85
4.4 普通灌淤旱耕人为土 87
4.4.1 付家寨系(Fujiazhai Series) 87
4.4.2 胡庄子系(Huzhuangzi Series) 89
4.4.3 石桥村系(Shiqiaocun Series) 91
4.4.4 郑家台系(Zhengjiatai Series) 93
4.4.5 叶官寨系(Yeguanzhai Series) 95
4.4.6 三坝村系(Sanbacun Series) 97
4.5 普通土垫旱耕人为土 99
4.5.1 会川系(Huichuan Series) 99
第5章 干旱土 101
5.1 石质钙积正常干旱土 101
5.1.1 麻黄河系(Mahuanghe Series) 101
5.1.2 横沟村系(Henggoucun Series) 103
5.1.3 草湾村系(Caowancun Series) 105
5.2 石膏钙积正常干旱土 107
5.2.1 鲤鱼梁系(Liyuliang Series) 107
5.2.2 呼能塔系(Hunengta Series) 109
5.3 普通钙积正常干旱土 111
5.3.1 双桥村系(Shuangqiaocun Series) 111
5.3.2 白疙瘩系(Baigeda Series) 113
5.3.3 双磨系(Shuangmo Series) 115
5.4 普通盐积正常干旱土 117
5.4.1 灰泉子系(Huiquanzi Series) 117
5.4.2 若笠系(Ruoli Series) 119
5.5 石质石膏正常干旱土 121
5.5.1 特勒门系(Telemen Series) 121
5.5.2 野马井系(Yemajing Series) 123
5.6 普通石膏正常干旱土 125
5.6.1 弓桥段系(Gongqiaoduan Series) 125
5.6.2 同昌口系(Tongchangkou Series) 127
5.6.3 黑山口系(Heishankou Series) 129
5.6.4 青山坡系(Qingshanpo Series) 131
5.6.5 四马梁系(Simaliang Series) 133
5.7 石质简育正常干旱土 135
5.7.1 李家上系(Lijiashang Series) 135
5.8 弱石膏简育正常干旱土 137
5.8.1 东格列克系(Donggelieke Series) 137
5.8.2 红沙岗系(Hongshagang Series) 139
5.9 普通简育正常干旱土 141
5.9.1 钟家口系(Zhongjiakou Series) 141
第6章 盐成土 143
6.1 洪积干旱正常盐成土 143
6.1.1 沙窝子系(Shawozi Series) 143
6.2 普通干旱正常盐成土 145
6.2.1 西坝系(Xiba Series) 145
6.2.2 双泉子系(shuangquanzi Series) 147
6.3 结壳潮湿正常盐成土 149
6.3.1 无量庙系(Wuliangmiao Series) 149
6.3.2 殷家红系(Yinjiahong Series) 151
6.3.3 前滩村系(Qiantancun Series) 153
6.4 普通潮湿正常盐成土 155
6.4.1 许三湾系(Xusanwan Series) 155
6.4.2 涝池沟系(Laochigou Series) 157
6.4.3 羊户口系(Yanghukou Series) 159
第7章 均腐土 161
7.1 钙积寒性干润均腐土 161
7.1.1 尕海系(Gahai Series) 161
7.2 普通寒性干润均腐土 163
7.2.1 夏河系(Xiahe Series) 163
7.3 普通暗厚干润均腐土 165
7.3.1 江洛系(Jiangluo Series) 165
7.3.2 古鲁赫系(Guluhe Series) 167
7.3.3 那尼头系(Nanitou Series) 169
7.3.4 西仓系(Xicang Series) 171
第8章 淋溶土 173
8.1 普通钙积干润淋溶土 173
8.1.1 白雀村系(Baiquecun Series) 173
8.2 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 175
8.2.1 郭铺系(Guopu Series) 175
第9章 雏形土 177
9.1 钙积灌淤干润雏形土 177
9.1.1 崔家梁系(Cuijialiang Series) 177
9.1.2 中截系(Zhongjie Series) 179
9.2 斑纹灌淤干润雏形土 181
9.2.1 东沙门系(Dongshamen Series) 181
9.2.2 中南村系(Zhongnancun Series) 183
9.2.3 常家庄系(Changjiazhuang Series) 185
9.3 普通灌淤干润雏形土 187
9.3.1 西上坝系(Xishangba Series) 187
9.4 弱盐底锈干润雏形土 189
9.4.1 三墩系(Sandun Series) 189
9.4.2 火烧凹系(Huoshaoao Series) 191
9.5 石灰底锈干润雏形土 193
9.5.1 大泉村系(Daquancun Series) 193
9.5.2 龙泉寺系(Longquansi Series) 195
9.5.3 磨沟村系(Mogoucun Series) 197
9.5.4 南河村系(Nanhecun Series) 199
9.6 钙积暗沃干润雏形土 201
9.6.1 蔓菁山系(Manjingshan Series) 201
9.6.2 甘江头系(Ganjiangtou Series) 203
9.6.3 坪城系(Pingcheng Series) 205
9.7 普通暗沃干润雏形土 207
9.7.1 香告系(Xianggao Series) 207
9.7.2 关上村系(Guanshangcun Series) 209
9.7.3 梅川系(Meichuan Series) 211
9.7.4 豆坪系(Douping Series) 213
9.7.5 西华系(Xihua Series) 215
9.7.6 宁昌系(Ningchang Series) 217
9.7.7 上巴藏系(Shangbazang Series) 219
9.8 钙积简育干润雏形土 221
9.8.1 马家营系(Majiaying Series) 221
9.8.2 红崖子系(Hongyazi Series) 223
9.8.3 黄嵩湾系(Huangsongwan Series) 225
9.8.4 南家畔系(Nanjiapan Series) 227
9.8.5 仇家庄系(Qiujiazhuang Series) 229
9.8.6 朱潘系(Zhupan Series) 231
9.8.7 马家庄系(Majiazhuang Series) 233
9.8.8 石门沟系(Shimengou Series) 235
9.8.9 大墩壕系(Dadunhao Series) 237
9.8.10 龙腰子系(Longyaozi Series) 239
9.8.11 玉井系(Yujing Series) 241
9.8.12 中坝村系(Zhongbacun Series) 243
9.9 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 245
9.9.1 石岗墩系(Shigangdun Series) 245
9.9.2 野马泉系(Yemaquan Series) 247
9.9.3 陈家圈系(Chenjiajuan Series) 249
9.9.4 拉路系(Lalu Series) 251
9.9.5 白庙系(Baimiao Series) 253
9.9.6 郭家坪系(Guojiaping Series) 255
9.9.7 架山系(Jiashan Series) 257
9.9.8 灵官系(Lingguan Series) 259
9.9.9 平南系(Pingnan Series) 261
9.9.10 武山系(Wushan Series) 263
9.9.11 原泉村系(Yuanquancun Series) 265
9.9.12 下翟寨系(Xiazhaizhai Series) 267
9.9.13 西营系(Xiying Series) 269
9.9.14 烟洞系(Yandong Series) 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