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高校协同创新导论
0.00     定价 ¥ 4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09292901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程功鹏,1965年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中**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河南农业大学发展改革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商丘师范学院副校长。主要从事高校党建与教育管理研究,主编《南开启示录》《回望牧医》《大学的求索》等6部著作,主持、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张朝阳,1974年生于河南省襄城县,中**员,在读博士,主任编辑,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现任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高教管理及传播学研究,主持、承担10余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展开
精彩书摘
  追求利益是各协同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本动力,也是各协同主体最为关心的问题。各个创新参与者都想获得最大的效益价值。对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讲,要通过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把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交叉集成、体制机制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通过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及国际合作协同创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平台,实现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同步提升。其中,高校的社会声誉体现为:通过协同创新,学术水平得到发展,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其科研队伍,提高学校的竞争力、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而提升其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而企业希望通过协同创新来提高自身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提供基础和依靠力量,让自己的产品服务能更好地同步于社会发展,保持自己在社会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由于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因此协同创新过程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协同创新过程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显性利益的分割当中。例如,一些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在得到国家、省级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后,牵头高校内部与协同单位之间会由于资金分配发生矛盾,也会由于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分配产生争议甚至纠纷。单位之间矛盾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没有想到能够得到国家或者省级认可,申报前大家彼此关系不错,碍于面子不好拒绝这件好事;二是国家“2011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迟迟未能出台,各个中心在经费划拨与支出方面小心翼翼,参与的协同单位得不到实质性的利益因而积极性不高。其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中心形同虚设,大家依然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难以出现大成果、做出大贡献。单位内部的利益冲突主要在于:以某一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所申报的协同创新中心,一般是所在学校的大院、强院,个别学院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知名专家部分参与中心工作,也能够在中心获得部分报酬和奖励,但是大部分学院、职能处室和教职员工对此了解不够、热情不够、参与度不够,因此师生员工之中出现了一些抱怨。
  协同创新过程的利益协调是协同创新健康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高校是知识库和创新源,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通过企业进行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才能被市场广泛吸收,服务社会经济生活,实现经济利益;企业只有生产出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产品,才能使产品的市场优势明显,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横向课题、联合攻关等形式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的创新成果通过企业的试制、改进和包装,产业化后才能走向市场。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过程中的彼此不信任感,要对各方的协同工作进行评估,对各方付出的价值进行权衡,找到利益分配的契合点,从而解决好协同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对于协同创新过程的利益冲突,需要以牵头高校为主体,建立各层次利益诉求渠道,积极、主动协调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在协调过程中需要处理把握好以下方面:
  把握大局观念。协同创新中心的一些利益冲突直观表现是单位之间、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矛盾,究其实质则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在具体协调工作中,要做到任何协调活动都不得以牺牲整体利益为代价。无论是牵头高校或协同单位都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在确保中心整体利益条件下,适当考虑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同时作为牵头高校的协调措施能否被其他协调对象认可,取决于牵头高校及其拟定的协调措施是否客观公正。它包括协调措施是否充分考虑到协调对象的建议与利益诉求,是否维护了协调对象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于协调对象的持续发展等。本位主义的协调措施不可能被接受,更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把握以人为本。上述一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需要牵头高校换位思考、以人为本,围绕协同目标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强调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强调摆事实、讲道理和民主协商;强调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寻求能够共同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同时,协调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展开,把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贯彻始终。
  把握灵活机动。毫无疑问,协同创新活动必须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及中心既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在这些条件下,协调的时机、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通,而且可以根据协调工作进展情况与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在矛盾与冲突各方找到共同点,拟定出能够共同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总之,应当充分把握协同单位的各自特性,有效连接和沟通各协同创新主体,使之成为协同创新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保障。
展开
目录
序:惟进取也故日新
1 协同创新理论溯源
1.1 协同理论
1.1.1 协同的内涵
1.1.2 协同理论基本观点
1.1.3 协同理论主要内容
1.2 创新理论
1.2.1 创新的内涵
1.2.2 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
1.2.3 技术创新理论
1.2.4 制度创新理论
1.2.5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1.3 协同创新理论
1.3.1 协同创新的内涵
1.3.2 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
1.3.3 协同创新的实现过程

2 协同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本质属性
2.1.1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1.2 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
2.2 高校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2.2.1 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
2.2.2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
2.2.3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2.2.4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2.3 高校协同创新的可行性
2.3.1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3.2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3.3 协同创新平台发展较快
2.3.4 创新服务机构初具规模
2.4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2.4.1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首要主体
2.4.2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联系纽带
2.4.3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主力军

3 高校协同创新的要素、功能与特征
3.1 高校协同创新的要素
3.1.1 主体要素
3.1.2 资源要素
3.1.3 协同创新平台
3.1.4 协同机制
3.2 高校协同创新的功能
3.2.1 整合功能
3.2.2 黏合功能
3.2.3 倍增功能
3.2.4 提升功能
3.3 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
3.3.1 学科交叉性
3.3.2 职能互补性
3.3.3 行为协调性
3.3.4 成果适用性
3.3.5 效益放大性

4 高校协同创新的组织架构
4.1 组织架构的确定
4.1.1 确定原则
4.1.2 主要环节
……
5 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
6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7 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8 高校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
9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概况
10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效应
11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现实障碍
12 国外协同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13 我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