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走出机械司法的怪圈 探索走出机械司法怪圈之路径
0.00     定价 ¥ 6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301341421
  • 作      者:
    李勇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结合十余年办案经验,针对实践中的真问题
融合理论与实践,兼顾实体与程序
通过实质解释论,探索走出机械司法怪圈之路径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勇,男,1979年出生,刑法学博士,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江苏省十大优秀青年法学家、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全国经济犯罪检察人才、全国职务犯罪检察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教育部及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教官。先后办理轰动全国的“瘦肉精”系列案、辣笔小球侮辱英烈案等。
先后在《法律科学》《政法论坛》《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二百余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出版《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践性展开》(已经出第二版)、《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已经出第二版)等八部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作者近年来在《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发表的短小精悍刑事法文章为主题内容,全书收录了七十四篇小文章,笔调轻松、文风简洁、直指问题、切中要害,带有一定的学术随笔性质,体现了刑事法学研究的“悠闲之道”。
本书从实体法角度呼吁刑法学研究的实践性品格;从程序法角度呼吁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学;从实体与程序交叉的角度呼吁刑事法实体与程序的一体化;以实践的视角审视司法改革;以“过来人”的身份谈法律人的技艺。
本书收录的小文章涉及领域广泛,既有刑法领域内容又有刑事诉讼法领域内容,还有二者交叉领域的内容,但全书遵循一条基本的主线即实质解释论,努力通过实质解释论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深度融合,以此走出机械司法的误区。
展开
目录

前言——走出机械司法的怪圈
第一篇刑法学研究的实践品格
刑法学研究的实践品格
挖掘刑法学研究的判例资源
谁的刑法
对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三重追问
坚守“李斯特鸿沟”
思索德国刑法学的魅力
厘定法定犯与行政犯的界限
“风险刑法”看上去并不那么美
轻罪治理体系应激活《刑法》第37条的非刑罚处罚
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不应一味指望刑法
客观归责:刑法实质化的表现与结果
严格限制牵连犯的认定
厘清内涵重塑责任理论构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适用误区
运用共犯理论区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责任
Web3.0时代“机器不能被骗”是伪命题
怎样把握P2P网络借贷触刑的标准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区分的实质解释路径
刑法学研究的悠闲之道
人本主义刑法观
刑法学术语翻译规则探讨
快播案的不作为共犯理论检视
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之“牟利”认定
别争了,“调包二维码案”定诈骗!
第二篇走向实质解释的刑事诉讼法学
走向实质解释的刑事诉讼法学
少捕慎诉慎押具体标准的实质解释
刑事证明标准的二元主义
证据能力三要件
证据“两力”之提倡
证据分析的可视化路径
证据法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新《刑事诉讼法解释》中的证据问题辨析
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公诉人面临四重转变
坚守印证证明模式
证明力判断坚持印证“四原则”
“合理怀疑”的终极追问
审查起诉的“术”与“道”
公诉意见书宜去除“法庭教育”
刑事起诉书该不该说理
理性对待无罪辩护
刑辩没有江湖
第三篇跨越实体与程序的鸿沟
跨越实体与程序的鸿沟
正当防卫实体及程序难题研究
自诉转公诉正当性的实体与程序双重考察
追诉时效争议问题探究
公诉环节如何体现宽严相济
余金平交通肇事中的六个问题剖析
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之界分
认罪认罚与“禁止重复评价”
别滥用了“存疑时有利于被告”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实体及程序难题
第四篇现代化进程中的司法改革
现代化进程中的司法改革
办案责任制中的“办案”与“责任”
“以审判为中心”的精髓与支柱
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方向与路径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理论准备需要先行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的程序竞合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的原理与路径
企业合规需要重塑治理模式
融合公益诉讼完善企业合规激励
检察机关开展事前企业合规的限度
附条件量刑建议价值与适用
实践视角:检律协作“新题”与“新解”
第五篇法律人的技艺
法律人的技艺
法律人的梦想与成长
学问中的“学”与“问”
“舌尖上”的刑事诉讼法
启动质证询问这个“法律引擎”
公诉人法庭辩论靠什么取胜
从“快播案”看公诉人如何备战庭审
司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路径
司法官专业化应突出“四个并重”
法官、检察官别把自己当作“官”
怎样当好员额检察官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