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构建周边利益共同体研究
0.00     定价 ¥ 6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9504595
  • 作      者:
    郭兵云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兵云,博士,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专业,主要从事周边外交研究。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全球突出问题,有些大国奉行“本国利益优先”,极力规避大国应负的国际责任。在此新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个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利益共同体是不同性质的共同体的前提。在众多利益共同体中,周边利益共同体是最重要的。建构周边利益共同体,近邻和远邻并行不悖,双管齐下。

展开
精彩书摘

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承担与中国国力相应的国际责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重要的外交目标和外交实践。中国是一个具有强烈国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国家,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通过不同视角观察中国的国际责任,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的国际责任,建构负责任大国。当前,学界主要从以下视角研究中国的国际责任。
第一,纵向历史视角。从历史维度出发,有利于发现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变化。吴兵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变化:内容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表达方式上,从“国际主义”转变为“国际责任”。吴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宋伟等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外交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核心理念分别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伙伴关系、和而不同;和平崛起、和谐世界;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宋伟、齐桐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构建周边利益共同体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第二,横向现实视角。大部分学者从现实维度出发,分析中国国际责任的内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面对的困难并提出应对策略。李东燕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出发研究中国的国际责任,指出国际法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依据。李东燕: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国际责任,《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8期。周鑫宇从国际体系出发,认为中国需要承担三种国际责任:“基础责任”“有限责任”和“领袖责任”。周鑫宇:中国国际责任的层次分析,《国际论坛》2011年第6期。吕晓莉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及发展中国家四组不同政治实体对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要求和期望。吕晓莉:“中国责任论”语境下“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浅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
第三,理论阐释视角。通过不同理论或概念框架解释、分析国际责任,有利于深化对国际责任的理论认知,进而更好地构建或承担国际责任。王存刚等从建构主义出发,基于结构—单元模式,分析了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王存刚、王瑞领:论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1期。赵洋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例,论证中国通过对美国的争论、商议和劝说,使美国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角色。赵洋:交往行动、战略对话与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2期。徐正源基于角色认知理论分析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成机制。徐正源:中国负责任大国角色认知的形成机制分析,《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 1期。
上述三种研究视角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其中,学界从理论或理念视角研究中国国际责任的成果较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和“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杨洁篪: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求是》2019年第9期。是中国在新时代向国际社会贡献的全球治理新方案。廖凡:全球治理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释与构建,《中国法学》2018年第 5期。目前,尚无学者从此理念的视角研究中国国际责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研究中国的国际责任,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新时代中国的国际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主要涵盖“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本文将从上述五个方面分析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构建负责任大国的外交实践。
一、政治领域:建立平等相待、
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国家间关系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使命之一。伙伴关系的根本特点是国家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截然不同于权责和地位均不对等的同盟关系。中国除了努力构建与其他主要大国间“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外,还在“亲诚惠容”与正确义利观的指导下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一)切实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维护亚洲的和平与稳定,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处理周边关系的“亲诚惠容”新理念。“亲”,既指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血缘上的亲切,也指地缘上相邻、文化上相近,更指国家关系上的亲近。“诚”是指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时要坦诚相待,“不回避现实存在的分歧和冲突,明确划定自己的立场和底线,同时尊重周边国家的顾虑和感受”。卢光盛、许利平: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新理念及其实践,《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第4期。“惠”是指中国在与周边国家在重大经济问题上共商共享、互惠互利。“容”是指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文化上要互鉴共容,在发展模式上相互尊重,“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所以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阮建平:深植中华文化根基的周边外交理念,《人民论坛》2019年第1期(下)。
十八大以来,中国切实践行“亲诚惠容”理念。中国与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开展了不同层次和频次的互动。中国与蒙古国、越南、柬埔寨等邻国形成“走亲戚式”“串门式”“回家式”等彰显地缘、人缘、文缘亲近的高层交流形式,夯实了与周边国家的亲缘基础。中国同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与中国存在领土或领海争端的国家非常坦诚地宣示了本国的立场和底线。中菲关系于2016年迎来转机,中越关系也得到稳定。在中国切实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的努力下,中国周边的一些热点问题开始冷却,中国与绝大多数周边国家成为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构建了良好的周边环境,维护了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为亚洲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二)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
正确义利观是十八大以来指导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思想指南。“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王毅: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人民日报》,2013-9-10(7)。2017年,正确义利观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
在外交实践中,中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正确义利观。第一,弘义融利,与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并主持南南合作圆桌会时明确指出,“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更“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同时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2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5-9-29(2)。第二,仗义执言,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中国一贯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也始终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习近平: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人民日报》2016-1-18(1)。第三,深明大义,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在维护世界公平正义方面取得可喜成就。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正式成立。次年1月,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6-01-17(02)。
二、安全领域:营造公道正义、
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无论是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都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在安全领域内履行国际责任。面对新的国际安全形势,理论上,中国适时提出新安全观这一重要理念;实践上,中国积极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
(一)为解决更加复杂的国际安全问题,中国提出了新安全观
在新的安全局势下,提出新安全观是解决新安全问题的前提。中国在安全领域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安全观两个重大安全理念。其中,新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际上的自然延伸,也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上海亚信会议上提出“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人民日报》2014-05-22(02)。这是中国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后,首次将其延伸至对外关系领域。此后,在上合组织峰会、金砖会晤机制及联合国等重要国际场合,“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被称为新安全观。共同安全是指安全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国家而不只是某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综合安全是指在安全的内容上,既包括传统安全也包括非传统安全,而不仅指传统安全。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后,造成的人员伤亡不亚于一场战争。合作安全是指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上,各国要在平等互利、协商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来解决安全问题。在新时代,国家安全已经综合化、国际化,各国只有通过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或画地为牢,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本国安全。可持续安全是指在安全的时效上,是长期安全而不是短期安全。国家可以通过忍辱负重、拆东墙补西墙等方式换取短期安全,但只有通过发展来保障长期安全,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国家安全。
(二)在实践中,大力促进地区与世界和平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认识到世界各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除了加强本国安全体系建设、继续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走和平发展道路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还大力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
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与邻国的领土争端。2012—2017年间,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一度使东海和南海安全局势十分紧张。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两国矛盾激化。在上述领土争端问题上,中国并没有因为本国军事实力占优而诉诸武力,而是在坚守利益底线的基础上,从本国利益及周边安全局势的大局出发,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上述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努力维护地区和平。2017年以来,中国促成朝美领导人先后在新加坡、越南、板门店会晤,极大地缓和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中国还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一起打击“三股势力”,促进了中亚的稳定与安全,并吸纳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有效缓解了南亚紧张局势。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增强以及国际责任意识的相应提高,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在联合国维和行动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近年来,中国还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截至2018年8月,中国共有2507名官兵在联合国8个任务区及维和部执行任务。中国是联合国五常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是联合国维和第二大出资国,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力量”。王汉水: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力量,http://www81cn/theory/2018-10/19/content_9317222htm
三、经济领域:谋求开放创新、
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其中2013—2018年年均贡献率为281%。面对全球发展失衡、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等世界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人民日报》2017-01-18(03)。中国积极贡献自身智慧。
(一)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欧亚大陆基础设施总体需求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的背景下,中国适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国,于2015年3月发布了《“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国在既有双边机制和多边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同时创造性地在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倡议成绩斐然。截至2019年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超过14万列,通达境外15个国家和50个城市。中国与沿线国家新增国际航线1239条,约占新开通国际航线总量的70%。2013—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同沿线国家共建82个境外合作园区,创造约30万个就业岗位,上缴东道国税费20多亿美元。数说“一带一路”建设成就,http://www81cn/syjdt/2019-04/26/content_9489460.htm可见,“一带一路”受到沿线国家的欢迎,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赞许。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重要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拉加德表示,“一带一路”将促进全球金融合作,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一带一路”的核心要义和突出特点。所有关于“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都是与沿线国家充分“共商”后再决定“共建”的,这保证了其成果必然“共享”。“一带一路”中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一种新型全球治理观和全球治理思想,“有助于全球治理走出实践和理论困境、引领塑造新型全球治理和世界秩序”。秦亚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外交评论》2018年第 2期。
(二)创造性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逆全球化”抬头,一方面,中国呼吁各国从全球大局出发,放弃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等错误行为。习近平主席在主场外交和其他国际场合多次发表以“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主题的演讲。另一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维护和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宣言、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共同宣言均明确提出,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在国内,中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开放型……

展开
目录
前言/

理论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
引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一、政治领域:建立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二、安全领域: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三、经济领域: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四、文化领域: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五、生态领域: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小结/

主场外交建设良好国家形象/
一、展示辉煌灿烂的文明大国/
二、构建“五位一体”的东方大国/
三、建构积极主动的负责任大国/
四、建设开放亲和、充满希望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

近邻篇

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面临的挑战/
一、引言/
二、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印尼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挑战/
四、结论/

经济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经济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情况/
二、由数据库到知识库的转型/

构建周边利益共同体研究目录印尼华侨华人对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认知/
一、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在印尼的现状/
二、印尼华侨华人认知研究的数据来源/
三、从不同层面的回应来看印尼华侨华人的认知/
四、不同职业的印尼华侨华人对中国海外基础设施
投资的认知/

远邻篇

新时代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劳务合作/
一、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劳务合作的现状和特点/
二、新时代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劳务合作的基础和机遇/
三、新时代中海劳务合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四、新时代中国深化中、海劳务合作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经济合作:动力与影响/
一、新时代中国同南太国家经济合作的新动力/
二、新时代中国同南太国家经济合作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三、新时代中国同南太国家经济合作给南太各国带来的
影响/
四、总结/

中国与白俄罗斯人文交流:历程、成就与特点/
一、中白人文交流的历程/
二、中白人文交流的成就/
三、中白人文交流的特点/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