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外交风云亲历记丛书-从农家子弟到共和国大使
0.00     定价 ¥ 36.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8538433
  • 作      者:
    卢永华
  • 出 版 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曾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熟悉西欧问题。他曾在前驻民主德国使馆工作15年,在驻奥地利使馆工作11年,其中任驻奥地利大使8年。他对德、奥两国情况十分熟悉,亲身经历了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欧盟建立等历史事件,以及中德、中奥关系的变迁,对国际和地区形势的调研和思考相当深入。
本书回顾了卢永华大使从农家子弟到共和国大使的人生奋斗之路,生动地描绘了他本人多彩的外交生涯,并详细地展现了德、奥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重要人物等情况,以及我国与上述两国的重要交往。
展开
作者简介
卢永华,1946年生于山东胶南。1962年考入山东潍坊一中。1965年高中毕业后,被高教部选中派往民主德国,先后在莱比锡和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专业。
从1971年起,先后在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工作约15年,任职至一等秘书,亲历中国与民主德国双边关系的变迁,以及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1995—1998 年任驻奥地利使馆政务参赞。1998—2000年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2000年8月出任中国驻奥地利大使。
2007年10月离任退休后,先后被聘为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市政协对外经济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江西大学客座教授、山西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译著有《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经典之魅•奥地利》《酒花》《百日总理莫德罗》《卡夫卡全集》《卢卡契文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回顾了卢永华大使从农家子弟到共和国大使的人生奋斗之路,生动地描绘了他本人多彩的外交生涯,并详细地展现了德、奥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重要人物等情况,以及我国与上述两国的重要交往。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艰苦童年
(一)难忘家乡
山东半岛,黄海之滨,有一个藏马县,因境内有座藏马山而得名。该山系“濒海八岫”之一,自古就有“山藏天马出,蛰古远龙飞”的美誉。藏马县1944年建制,1956年撤销并入胶南县(市),同年划归昌潍专区,1985年改属青岛市。
藏马县县城是泊里镇。顾名思义,因为该地区属于平原,地势低洼,周围三面环山,故名曰泊里。镇子北面是藏马山,西面是塔山,塔山上有两棵百年银杏树,枝繁叶茂,成为远近闻名的辨别方向的标志,南临大海,距离不过十几里。镇子周围环绕有两条小河,被划分成四个行政村,是当地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颇有名气的集市。每隔五天便是大集。
河西村中央,原来有一个不大的池塘,夏季里开满荷花,故名为荷花湾。我家紧靠湾东岸。爷爷兄弟二人,名曰维山、维祥。因为家境贫寒,只有大爷爷成家,生下我父亲元洪一根独苗,而二爷爷则终生未娶,与大爷爷一家生活在一起。两位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性敦厚,老实巴交,胆小怕事。一位会些木匠活儿,一位擅长做点小生意。家里除了几亩薄田,还租了地主的地。父母生下我们兄妹六个,其中三男三女。一家人拼死拼活,尚勉强度日。我出生不久,头上长满了脓血疖子,俗称“脑骨疖”,其貌丑陋,使人疼痛难忍。由于贫穷,无钱就医,一家人也只能唉声叹气。我一日外出归来,进门时不小心一头撞在了门框上,顿时疖子被撞破,脓血流淌如注,接了满满一大盆。真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存。感谢苍天。谁知这样一来,头上的疖子竟然慢慢消退,完全像健康人一般。当然,从此头上也留下了一些疤痕。
父亲身材高大瘦削,老来微微驼背,留有一把“神仙胡须”。他老实本分,勤劳耿直,性格开朗,通情达理。由于生活的重压和艰辛,有时性格暴躁。母亲微胖,裹足,脸上有一些麻斑。据母亲亲口讲述,她娘家在临海的大庄,十分贫穷,她小时候经常同伙伴们到海边捡拾蛤蜊,一次不小心忽遇涨潮,小伙伴们四散逃命,她被海水包围,正在绝望之时,一片大浪将她推向一块礁石,捡回来一条命,谢天谢地。老母亲慈祥憨厚,吃苦耐劳,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却明辨是非。父母撑起了这个家,把我们抚养成人,自己却像蜡烛,耗尽了毕生精力。我还记得,老母亲曾经举着双手对我说,指头伸不开了,夜里生疼麻木……
为了养家糊口,除了务农,父亲有时替人做些木工活,并且还兼营一点小生意。说到做小生意,那可就是一部辛酸史了。父母烙过火烧,做过点心,卖过面条,熬过“蒿子粉”(一种海菜凉粉),卖过豆包,等等。在我的记忆里,这其中最苦的要算后三种了。当地的面条是用白面粉和着黄豆面制成,这样的面条才有嚼头儿,才更能充饥。须知,用手工揉和白面和黄豆面,比揉和纯白面粉要费力得多,这是一个力气活,男人尚且费劲,更何况一个女人。据说母亲的病就是那时落下的。再说做“蒿子粉”,更是不堪回首。论说这个活计,是个技术活。须先将海产植物蒿子用水泡软,再用铁锅加水熬煮,熬煮到一定程度,再添加上一定比例的明矾,使其凝结成冻,冷却后切碎,加入酱油、醋、蒜泥等便可食用。关键是熬煮的程度和添加明矾的比例,超过则过硬不能食用,不足则难以凝结成冻。由于整个程序均为人工操作,且又缺乏经验,难保每次都能成功。所以每次操作,老母亲总是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生怕发生闪失。卖豆包之苦,不在于体力,而在于那个年代。那是在1959年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饥荒严重,每个人都饿肚子,却还要勉强做生意,维持生计,其难处可想而知。

(二)“政治动荡”年代
我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经历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三年困难时期”等一些政治事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从1958年起,全国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掀起了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大跃进”运动。在那个“赶英超美”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疯狂年代,大炼钢铁和农村大办集体食堂等创举层出不穷,挑灯夜战是常事,或参与大炼钢铁,或深翻土地……农业产量卫星一个接着一个放上天,亩产几万斤、几十万斤,当时各种报刊上都刊登过少年儿童稳坐高产稻田上端的大幅照片。后来有人曾估算过,如果真是如此高产,那么每亩田地光铺稻谷也要十几厘米厚。那几年浮夸风盛行,说是全国粮食多得已经装不下了,农村许多粮食、地瓜,等等,都没有好好收获,统统烂在了地里。为了让百姓“早日进入共产主义”,农村办起了集体食堂,即每家无须单独起灶做饭,可以在大食堂就餐。每到开饭的时候,全村人拥到食堂,一家或几家围坐在一起,可以甩开腮帮子吃喝,有的人甚至撑得弯不下腰。热闹倒是热闹了,但浪费也是惊人的。为了让“钢铁元帅”早日升帐,年产钢铁达到1800万吨,全民大炼钢铁的热潮如火如荼,各地土高炉犹如春笋般拔地而起。所谓高炉,其实就是用耐火砖砌起来大约两人高的炉子,里面加入铁矿石和煤炭、棺材板子,旁边用人工风箱拼命往里鼓气,炼出来的均是些毫无用处的黑疙瘩。我还记得,为了凑数,村干部强行向各家各户收缴所有铁制器皿,什么犁头、锁头、铁锅铁勺,等等,不一而足。父亲为了留口饭锅,以备万一,便偷偷地在火炕上凿开一个窟窿,将铁锅放在上面,平时用炕席盖住,用时再掀起炕席。因为集体食堂用餐受时间限制,也常常吃不好,所以我们有时也自己起火。但是,按规定私自做饭是违法的。为了避人耳目,我家往往在深夜做点东西充饥,即使如此,也还担心让外人看见烟囱冒烟。那时,挖掘坟墓,寻找棺材板子成风,抓狗灭狗成风。我虽是小学生,在学校里也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开出一片菜地,学大人那样深翻土地几米,希望种出上百斤的大萝卜,到北京献给敬爱的毛主席。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因为过度深翻土地,将生土翻到了最上面,什么东西也长不好。
物极必反,苍天弄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大折腾的后果便是大灾难,从1959年底开始,全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山东省是重灾区之一。根本原因就是各地对农业产量的“浮夸风”,中央信以为真,于是便在此基础上征收沉重赋税,有的地方甚至将农民口粮、种子统统上交给了国家。当时真是饥寒交迫,野菜难寻,树皮被剥光,连枕头里面的米糠也被掏出来吃掉了。为了想办法活命,父亲曾带着我一起,偷偷在河沟旁,在镇子围墙断壁上开过小片荒地,种过杂粮。
我记得,当时国家向每人每月只发放十几斤救济粮,所谓救济粮,实际上只有白薯干,还有一点豆饼。豆饼原本是牲口饲料,当时却是作为营养品发放的。因为营养不良,很多人,包括我们全家人都患上了“浮肿病”,全身无力,双腿铮亮,一按一个大窟窿。每到该发放救济粮的日子,人们天不亮就去排队等候了。我也曾去排过队。领到口粮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先啃上几口黄豆饼,可香了。我们村上的人,尤其是老人,饿死了不少。有人调侃称与其说饿死,还不如说是撑死的。为什么?因为春节前夕,政府一般都向村民们发放一点白面和几两猪肉、白菜,让大家吃上一顿过年饺子。许多人肚子里长期没有油水,看见饺子,就狼吞虎咽,结果就被活活撑死了。领到那点救济粮,需要精打细算,或掺野菜,或掺糠,更多的是掺些白薯秧子面,吃起来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更可怕的是,吃了这些东西,不易消化,难以排便,有时母亲不得不用手帮助我们抠大便。市面上商品奇缺,什么都要凭票。粮票分全国和地方,米票和面票分斤和两,布票分尺和寸,还有油票、肉票、蛋票、糖票、火柴票、肥皂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大衣柜票,等等,数不胜数。黑市上的价格则让人大跌眼镜,花生米甚至按粒来卖。
在那个时期,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还曾随同二姐到西山逃荒过。事情是这样的:据说当时生活在深山里的人们,要比平原地界的人吃得饱些,因为山里地多人少。于是,我们镇上的人成群结队,带上一些各自家里的衣物,天不亮就出发,徒步几十里,纷纷涌到山区,去换取一些吃食。我和二姐就曾到过西部靠近五莲的山区。当时她随身带着一件她最为心爱的,也是家里唯一的半新线毯。经过好几家人家,二姐都没有舍得将线毯出手。眼见得夕阳西下,终于来到一家人家,对方先验明了线毯成色,然后才开始谈交换条件,即可以兑换几斤白薯干。经过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一条线毯换得几斤白薯干。在交换那一刻,二姐抱着线毯呜呜地哭个不停,不肯撒手。此情此景,令我终生难忘,当时我就立下誓言,将来我一定想办法,买一条新毛毯还给二姐。
展开
目录

序................................................................................................................................... 7
前 言 ............................................................................................................................... 9

第一章 命与运 ............................................................................................................ 11
一、艰苦童年 ................................................................................................... 12
二、求学之路 ................................................................................................... 17
三、转折 ............................................................................................................ 24

第二章 外交生涯启航 .......................................................................................... 45
一、初涉外交 ................................................................................................... 46
二、亲历德国统一 .......................................................................................... 76
三、反思东德消亡 ........................................................................................ 100

第三章 奥地利时光 .............................................................................................. 129
一、出使奥地利 ............................................................................................ 130
二、与奥地利领导人的情谊 ...................................................................... 138
三、中国领导花絮 ........................................................................................ 162
四、民间友好往来 ........................................................................................ 173
五、文化交流 ................................................................................................. 183
六、方寸之间的秘密 ................................................................................... 196
七、广交朋友 ................................................................................................. 205
八、崇高的荣誉 ............................................................................................ 213

附录一 奥地利概况 .............................................................................................. 217
一、奥地利的悠久历史 ............................................................................... 218
二、与德国人不同的奥地利人 ................................................................. 220
三、阿尔卑斯山麓下的人间天堂 ............................................................ 222
四、闻名遐迩的音乐之乡 .......................................................................... 224
五、富有特色的袖珍工业国 ...................................................................... 227
六、和谐稳定的福利国家 .......................................................................... 230
七、耐人寻味的中立地位 .......................................................................... 232
八、“国母”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 ................................................... 234
九、绝代佳人西西公主 ............................................................................... 236
十、世界顶级的国家歌剧院舞会 ............................................................ 239

附录二 已发表的有关文章和报告 ............................................................. 243
一、中奥友好合作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 244
二、中奥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 247
三、对奥地利经济特色的看法 ................................................................. 252
四、经典之魅——奥地利讲座 ................................................................. 25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