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泥泞寻宝:遗失在泰晤士河的伦敦生活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03118350
  • 作      者:
    [英]劳拉·麦克莱姆
  • 译      者:
    石雨晴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英文版曾被选为《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图书、《观察家报》年度图书、BBC推荐图书,获英国2020年非虚构类独立图书奖等。

 

◎在劳拉·麦克莱姆的眼中,泰晤士河是一条流淌着人类故事的河流:美丽,奇妙,永恒。她用好奇、勇敢和智慧的探求,为我们客观而简化的历史叙事带来了更多闪光的细节。

 

◎书中那些遥远的历史,那些无名的人,因陈旧又鲜活的印迹与我们产生关联,它们加深了我们与世界的联结,确定了我们在人类历史中的位置。

 

◎封面以书中泰晤士河手绘插图为背景,铜锈色调,细砂纹理,增添岁月质感。


展开
作者简介

劳拉•麦克莱姆(Lara Maiklem),英国作家、考古学家。

20世纪90年代初,劳拉从乡下农场搬到伦敦,自此痴迷于在泰晤士河上泥泞寻宝。目前她和家人居住在肯特郡海滨,距离泰晤士河步行10分钟,至今仍会按照潮汐规律定期前往泰晤士河。她的泥泞寻宝经历已被《卫报》(Guardian)、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等多家媒体报道。著有《泥泞寻宝:遗失在泰晤士河的伦敦生活》、《野外探寻指南:海滨拾捡、泥泞寻宝、田野漫步及其他》(A Field Guide to Larking: Beachcombing, Mudlarking, Fieldwalking and More)。2022年,劳拉被选为伦敦古文物协会(The 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会员。

Instagram 账号:@london mudlark

推特、脸书账号:@LondonMudlark

 

石雨晴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现任教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曾获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优秀奖、全国首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优秀奖、第八届天府翻译奖译著类三等奖;曾在多家翻译公司任职,具有丰富的口笔译经验;已有多部译作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横贯伦敦市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人类于此生活数千年,这条河默默保存着他们遗失的财物、丢弃的垃圾,它知晓伦敦的每一段经历和无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流动的历史,也是英国zui chang的考古景观带。

每当潮水退去,便有一群“泥泞寻宝者”来河滩搜寻。劳拉•麦克莱姆就是其中的资深者。近20年来,她在这里发现过无数奇妙的“宝物”:从史前时代的榛子到罗马时期的骨制发卡,从中世纪的屋顶瓦到都铎王朝时期的扣针,从17世纪的酒馆代币到18世纪的陶土烟斗……这些小小的物件填补了历史书中缺失的细节,鲜活地还原了一座城市,每一个都是一把通往另一世界的钥匙,通往久被遗忘的前人的生活。

劳拉以福尔摩斯般的热情与敏锐,为我们展示了这个迷人而凄美的微观世界,并慷慨分享了她在泥泞寻宝中收获的历史感悟与人生遐思。


展开
精彩书评

读这本书的人有福了。让我喜欢的是,麦克莱姆让自己成为一个巨大、永恒、无尽的故事的中心,故事从遥远的过去开始,流过我们所有人的意识,抵达一个远远超出泰晤士河河口的地方。劳拉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书中每一页都充满了她的想象。这是一封写给生活本身的情书。

——英国历史学家、作家  伊恩·莫蒂默(Ian Mortimer)

 

和作者在泰晤士河上的多年搜寻所得一样,本书也是一个非凡的宝藏,迷人而不拘一格。书中叙事像泰晤士河的潮汐一样起起落落,展示了伦敦的丰富历史和现代景观,以及深刻的个人思考。它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极好的书之一。

——英国历史学家  特蕾西·博尔曼(Tracy Borman)

 

劳拉的探险和发现物——包括帽针、手工吹制的玻璃瓶、纽扣和偶尔发现的宝石——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发散的、独特的迷人的指南……读者将从一个泥泞寻宝者的书中学到许多她慷慨分享的知识。

——英国作家  凯蒂·诺亚·吉布森(Katie Noah Gibson)

 

本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充满神秘感,又夹杂着偶然性,每一页都闪耀着奇迹。

——英国作家  梅丽莎·哈里森(Melissa Harrison)

 

劳拉向我们展示了伦敦历史中迷人而凄美的微观世界;生活的碎片沉积在潮汐泰晤士河沿岸。《泥泞寻宝》是一条流淌着人类故事的河流,美丽,奇妙,永恒。

——英国历史学家  哈莉·鲁本霍尔德(Hallie Rubenhold)

 

麦克莱姆喜欢将现在与过去联系起来。正是这些历史细节使得《泥泞寻宝》不仅仅是一长串遗失物的罗列。劳拉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被这些物件背后的人类故事所启发。好奇心可能会害死猫,但它正是许多作家的创作源泉,劳拉必然是其中一个。

——《每日邮报》

 

本书为英国历史爱好者和考古新手提供了有趣的阅读。

——《柯克斯书评》

 

本书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快速入门方式,不仅关于从史前时代到当代的伦敦历史,更是关于城市地理以及如何从有机线索中解读生活环境的课程。

——《华尔街日报》

 

这种在泰晤士河沿岸寻宝的引人入胜的景象相当于一堂精妙的历史课。

——《出版商周刊》

 

这本引人入胜的记录唤起了“泥泞寻宝”的亚文化,他们在泰晤士河岸上搜寻伦敦旧日的片段。他们的发现是了解这条河流及周边地区历史的切入点。

——《纽约客》

 

探索意识、寻找被遗忘物件的意义,在劳拉的处女作中得到了极好的捕捉……劳拉将泰晤士河定位为叙述者,它以零碎的方式提供故事。

——《图书馆杂志》

 

这本书令人陶醉。它甚至让我这样一个愤世嫉俗者都对泰晤士河更加感怀。事实上,我很想加入麦克莱姆在河滩上寻宝。

——《星期日泰晤士报》

 

麦克莱姆在这本古怪而迷人的书中坚持寻找一种奇异之美。她对雾的描述堪比狄更斯或约瑟夫·康拉德。麦克莱姆强烈地唤起了人们对断桥、滑溜溜的河梯、堤道、码头和船坞的回忆。 自从夏洛克·福尔摩斯之后,就没人看过这些奇怪的角落了。

——《星期日电讯报》


展开
精彩书摘

格林尼治(节选)

 

 

有一段时间,格林尼治的一处前滩格外高产,我在那里发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精灵烟斗和锤制硬币,都铎王朝的衣钩,一把中世纪的木构手柄,一把 15 世纪的挖耳勺(勺柄是绞线制作的,很细),一个很小的骨制骰子,以及成百上千个风格和尺寸不一的扣针。这里的扣针太多了,我在捡拾其他物件时都得非常小心,以免被它们扎到。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注意到了一种小小的金属管,后来才发现是蕾丝的金属饰物。我当时以为它们都是现代的东西,可能与电路有关,于是把大量这样的金属管都留给了潮汐。

即使是在我还没有那么有经验的时候,我也看得出这个地方很特别。我注意到河水会从附近河堤的低洼地带潺潺流过,因此,每当听到其他河流探索者提到“水闸”,我就明白了。我所寻找的物件或许是被宫中污水冲入河中后困在了某处,逐渐被前滩的淤泥所掩埋。无论如何,这里都成为了我的首选之地。这里出现过一些很迷人的物件,其中有一个残缺的陶制口哨,是 14 世纪从比利时远道而来的。这个口哨上了黄釉,外形像母牛,但长着长长的兔子耳朵,一个戴着兜帽的骑手正牢牢抓着这两只耳朵;口哨的吹口在它的尾端,而它脸上的表情有些困惑。还有一个有点平的陶制小公鸡,大概有我的小指那么长,伦敦博物馆认为它是一个 17 世纪的小礼品,是小孩的玩具,在集市上或在流动小贩处花一便士或两便士就能买到。制作它所用的模具由两部分组成,材料是制作烟斗所用的那种白色黏土。它喉部的肉垂上仍留有少量三文鱼色的颜料,这表明它曾经色彩鲜艳。它喙的尖端被碰掉了,尾巴也有大部分缺失,但我还能看到它的长腿和瘦长的体型,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鸡种,过去是斗鸡用的。

亨利八世在格林尼治宫建了一个斗鸡场,当时,斗鸡在英格兰是一项很流行的运动。它于 1849 年被禁,但非法斗鸡还持续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有些酒馆有自己的斗鸡场,男人们会聚在那里观看这些可怜的动物。它们的肉垂和鸡冠都会被割掉,好让它们看上去更有攻击性,也有助于防止这些部位在打斗过程中受伤,影响战斗力。还有一种野蛮的游戏,最初只在“忏悔星期二”举行,人们会将一只活鸡拴在地上,或是埋进地里只露出脑袋,然后向它投掷石块或短棒。每扔一下,都要付费给鸡的主人,这就是鸡主人的生财之道。获胜者可以把死鸡带回家当晚餐。在描绘 1683—1684 年泰晤士河霜冻集市的一幅版画上可以看到,一只鸡被拴在冰面上,一群头戴帽子、身着长礼服的男士正兴奋地围在它周围,这证明,在那时这一游戏已不只是复活节的一个习俗了,它已成为伦敦的一个热门消遣。其他泥泞寻宝者也在前滩发现过一些粗糙的铅制小公鸡,外形与我的陶制小公鸡非常像。它们被称为“靶子”,是专为儿童制作的,让他们练习投掷技能,为长大后参与这项成年人的运动做准备。要玩这种“公鸡打靶”的游戏,陶制靶可能太脆弱了,不过,若玩家的目标是彻底摧毁公鸡,它就很适用了。

现在,格林尼治的河堤边铺了两层巨大的石网,试图支撑住河堤,防止它被侵蚀。我特别喜欢的那一块前滩,连同前滩地势最高的那一部分都被盖住了,每次退潮留给我的时间都会少掉半小时。不过,侵蚀一如既往是把双刃剑。它在一点点偷走格林尼治这处中世纪的突堤,它在不断破坏河堤,但它也在帮泥泞寻宝者把宝物冲刷出来,露出那座古老宫殿本身的遗迹。

 

晚年的亨利八世将注意力转向了汉普顿宫。后来,伊丽莎白虽然将格林尼治宫用作了夏季的主要居所,但从未像她父亲那样喜欢过它。到英国内战(1642—1651 年)结束时,这座宫殿已经年久失修,损坏极其严重了。英吉利共和国毫不尊重它的皇室地位,下令将这个君主行宫改建成马厩,后来又用于关押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年)中的战俘。到查理二世时,它已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建筑了,而且经历了多年的疏忽和肆意破坏,最终,查理二世决定拆除它。它的许多结构,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石料,很可能已被运到别处回收利用了,但一些残缺的砖石结构、破碎的地板砖和屋顶瓦片,以及薄而不规则的都铎砖还是流落到了前滩,散落在其表面各处。

在伦敦市中心前滩的瓦砾堆中,都铎砖是很易辨认的。它们要比其他砖块薄得多,中心也没有“凹槽”,这种凹槽是 18 世纪晚期砖块的典型特征。1784 年后,为了少交一点砖税(这种税是为了支持在美洲殖民地的战争,按每一千块砖计算),人们将砖块做得更大了。为应对人们的避税之举,政府又通过了一项新的法律,要对这种大砖块征收两倍的税。1839 年,政府规定,砖块的最大体积为 150 立方英寸(约 2.5 立方分米)。但这仍然远远大于现代住宅用砖的平均水平,即 87.41 立方英寸(约 1.4 立方分米)。

我开始注意到砖块的时间相当晚,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一直忽视了它们,事实上它们惊人地有趣,而泰晤士河的前滩似乎能无休止地供应来自各个时代的砖块。这里有本土的红砖,弗拉芒的“炼”砖(体型较小,呈黄色),还有 19 世纪的“蓝”砖(耐磨,曾用于建造工业革命时期的桥梁和隧道)。有些砖块上还印有制造者的名字。如果你够幸运的话,可能还会发现印有“钻石大庆”的砖块,它们是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在位 60 周年所制。有些砖块里还嵌着一些陶土烟斗的碎片,也许是制砖工人工作时不小心掉进黏土里的。

建造这座宫殿的砖很可能是用当地黏土制成,有一些至今还埋在格林尼治的河泥中。制作这些砖块时,会在秋天将黏土挖出,让它们越冬分解,这有助于去除黏土中的可溶性盐,等春天来临,就可以制砖了。黏土会被扔进顶部和底部都敞开的简单木框架中,“一击”去除多余的黏土,再移除框架。成型后的砖块会被摊开晾干,直到足够坚固,可以竖着立起。然后,每天将它们翻转一下,完全干透后就可以烧制了。给窑和夹钳加热需要耗费大量木材,即便如此,当时所能达到的温度也远低于现代的窑,夹钳内的温度也很不一致,这意味着有些砖的烧制温度过低,有的则过高,会玻璃化。正因如此,再加上这个宫殿建造项目所需砖块数量非常庞大,需要加快砖块的烧制速度,最终出来的砖块质量千差万别。

在这些砖瓦中,我还发现过一些短铅条和一些非常小的玻璃碎片。在都铎王朝,玻璃是很昂贵的,大块的玻璃很难制作,因此窗玻璃都是用铅条将小块玻璃拼接而成,呈斜格图案,这种铅条被称为“有槽铅条”。国王房间的窗户上应该装的是玻璃,但普通人窗户上能装的最好的就是抛光的角、纸或布。面对最恶劣的天气时,许多人也只能扯一块粗麻布来挡窗户。

这些玻璃承载了格外酸楚的回忆。它是否曾装在君主私人住所的窗户上?亨利八世在考虑处死安妮•博林时,是否曾透过这些玻璃看向窗外?当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在签署对自己表亲苏格兰女王玛丽的死刑执行令前,感到良心上的挣扎的她是否曾透过这些玻璃看向窗外?亨利可能曾透过这些玻璃看着他的战舰从窗前经过,它们从皇家船坞驶出,前往格林尼治以西。伊丽莎白可能也曾在这些玻璃后,看着她的船只启航前往新大陆,又从新大陆归来。他们是否曾在窗前观察过枯潮?他们能否看到我今天所搜寻的这片前滩?


展开
目录

1  泥泞寻宝者

9  潮头

25  哈默史密斯

49  沃克斯霍尔

71  特里格巷

97  班克赛德

125  奎因海瑟

149  伦敦桥

175  伦敦塔沙滩

199  罗瑟希德

221  沃平

247  格林尼治

273  蒂尔伯里

295  泰晤士河河口

318  致谢

322  精选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