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未来产业:引领创新的战略布局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11702559
  • 作      者:
    陈劲,朱子钦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对未来5~30年经济社会变迁起到关键性、支撑性和性作用的前沿产业。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孕育着国内发展新机遇。
我国发展未来产业面临哪些机遇?有哪些未来产业正蓬勃兴起?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对未来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中面临哪些挑战、障碍和风险?中国地区差异较大,如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木桶”,避免各地分别形成缺乏产业竞争力的“小木桶”,各地该如何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本书聚焦“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内容——未来产业,阐述中国的未来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旨在助力企业家和未来产业相关学者、研究者,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战略预见能力、战略把控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中国管理年度价值人物,2021年全球*具影响力的50位管理思想家。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研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技术创新管理理论,对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有意义的创新等有深入研究。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第6届管理科学奖(学术类)。担任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udies主编。

朱子钦
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科技战略与创新政策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科技政策与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复杂科学管理分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安全、创新战略与管理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曾获清华大学“博士后支持计划”、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王补宣青年论文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未来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新物种。本书第壹部分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对未来产业提出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未来产业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理论篇,从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生态意义、安全意义等维度进行多方位的意义审视和理论解构,尝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的理论架构;第三部分是工具篇,作者在对国内外实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未来产业布局的统筹论、规划编制的方法论、培育的过程论,中国经验特点突出;第四部分是实践篇,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主体以及技术、人才和资金要素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对未来数字经济、未来生命健康、未来能源等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国内和国际并重、预见和机制并重、方法和政策并重,旨在助力企业家和未来产业相关学者、研究者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战略预见能力、战略把控能力,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
精彩书评

未来已来。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学者,惟有以未来产业的视角看现在,抓紧时机大力创新,全面布局,才可能在新时代到来时,夯实企业竞争力基础,避免被淘汰或边缘化。陈劲教授多年来深耕创新领域,对创新理论开展全面深入研究,已为学界同仁所称道。此次联手朱子钦博士,选准社会最为关注的方向,以理论为指导,以时代为纸张,以方法为笔墨,以精选的企业案例点染晕染,成就了一篇既细数未来产业林林总总、又立足当下企业趁势发展的时代画卷。相信打开书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其他读有志有识的读者,会从中获取意想不到的收获。
——朱宏任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路口,企业的主要风险是迷失方向。“预则立,不预则废 ”,能否预测未来产业并把握其带来的机会是对每个企业的考验。《未来产业》系统地阐述了未来产业的战略意义、理论体系、工具方法、发展路径,有助于企业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塑造出创新生态的真正力量。
——周云杰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登高,方能望远。在纷纷扰扰、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最可以确定的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那句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陈劲教授长期在技术创新、管理科学等领域从事研究,在全球创新研究领域都有一定影响力,他和朱子钦联袂,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层层叠叠架构起了产业认知的“鹳雀楼”,这就是《未来产业》一书。期待这本书能助力人们穷尽“千里目”,洞察未来、掌握未来。
——李斌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前 言

第1 章 大变局时期的重要命题
1.1 未来产业提出的时代背景 ...001
1.1.1 共同富裕——坚守百年荣光中的庄严承诺 ...002
1.1.2 攀升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导航之灯 ...003
1.1.3 科技强国——铸造新发展格局的循环之锚 ...005
1.1.4 引领未来——奏响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005
1.2 未来产业的全球发展态势 ...006
1.2.1 美国——理念先行 ...006
1.2.2 欧盟——务实布局 ...007
1.2.3 日韩——精准投资 ...008
1.3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008
1.3.1 国家层面的纲领性引导 ...009
1.3.2 区域层面的争先规划布局 ...014
1.3.3 产业和企业界的发展忧虑 ...016
1.3.4 理论界需要作答的历史问卷 ...017

理论篇

第2 章 未来产业的理论解析
2.1 未来产业的理论超越 ...021
2.2 未来产业的概念内涵 ...022
2.3 未来产业的特征阐释 ...024
2.3.1 以科技创新和培育机制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024
2.3.2 面向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超前布局 ...026
2.3.3 以坚持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027
2.3.4 坚持以迈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为正确方向 ...029
2.3.5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030

工具篇

第3 章 未来产业布局的统筹论
3.1 意义导向的整合式规划布局 ...034
3.2 科技创新成果的整合式培育 ...037
3.2.1 来自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启示 ...038
3.2.2 推动科技成果整合式培育的重点举措 ...038
3.2.3 整合式培育的落地逻辑与框架分析 ...043
3.2.4 整合式培育的管理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047
3.3 从传统到未来的一体化发展 ...055
3.4 科技安全工程学与复盘工程 ...059

第4 章 未来产业编制的方法论
4.1 未来蓝图分析 ...061
4.2 知识图谱分析 ...062
4.3 头脑风暴 ...064
4.4 技术预见 ...066
4.5 情景分析 ...074
4.6 颠覆性技术预测 ...086
4.7 科幻小说的价值 ...087
4.7.1 基于科幻小说的需求提炼 ...087
4.7.2 基于科幻小说的回溯分析 ...093
4.7.3 案例演示——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 ...095

第5 章 未来产业培育的过程论
5.1 党领导下的新型举国体制 ...100
5.1.1 面向应急攻关的政府举国动员式 ...101
5.1.2 基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式 ...103
5.1.3 以央企为主导的整合式创新模式 ...105
5.2 群众路线指引下的人民创新 ...107
5.2.1 创新发展的人民中心论 ...107
5.2.2 全球视野下的人民创新 ...109
5.2.3 人民创新驱动未来产业发展 ...110
5.3 开放包容视角下的生态构建 ...115
5.3.1 美国未来产业研究所 ...117
5.3.2 谷歌X 实验室 ...119
5.3.3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119
5.3.4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120
5.4 未来产业政策的跨周期调节 ...120
5.5 未来科技与产业的四元治理 ...124


实践篇

第6 章 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6.1 企业为主体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128
6.1.1 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 ...129
6.1.2 释放中小企业的科技型创新创业活力 ...135
6.1.3 培育面向未来的共益型企业家精神 ...136
6.1.4 善用“揭榜挂帅”激发全产业创新潜力 ...142
6.2 科研院所的支撑 ...147
6.2.1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作用 ...147
6.2.2 中国科学院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149
6.3 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和未来科技人才培育 ...150
6.3.1 支撑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151
6.3.2 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保障 ...153
6.3.3 可持续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动力 ...154
6.3.4 高校主导下的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力量 ...155
6.3.5 以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未来产业发展观 ...161
6.3.6 推进未来科技、未来产业管理学科建设 ...165
6.4 创新知识权益保护和共享激励模式 ...166
6.5 未来产业的金融支持 ...167
6.5.1 构建未来产业友好的金融支持体系 ...168
6.5.2 打造未来产业金融生态系统 ...172
6.5.3 推动金融科技合理应用和基础条件建设 ...175
6.5.4 出台重大攻关任务的专项支持计划 ...177
6.5.5 提升金融审慎监管的能力和力度 ...177
6.6 未来产业的政府角色 ...178
6.6.1 有为政府的主要抓手 ...178
6.6.2 硅谷奇迹的再认识 ...184
6.6.3 创新发展的西雅图现象 ...186
6.6.4 大波士顿的未来产业 ...188
6.6.5 德国鲁尔地区的转型 ...192
6.6.6 杭州未来工厂现雏形 ...193
6.6.7 深圳严守实体经济红线 ...194
6.6.8 创新发展的青岛模式 ...196
6.6.9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崛起 ...196

第7 章 主要领域的未来展望
7.1 未来数字经济 ...202
7.1.1 虚拟现实与元宇宙 ...202
7.1.2 云计算、数字孪生与工业互联网 ...208
7.1.3 大数据融合创新 ...220
7.1.4 量子科技 ...225
7.1.5 万物互联与可信智能社会 ...228
7.1.6 人工智能与无机生命 ...248
7.2 未来生命健康 ...253
7.2.1 生物与基因 ...253
7.2.2 医疗与大健康 ...257
7.2.3 生命护盾 ...262
7.3 未来材料 ...268
7.3.1 先进半导体材料 ...268
7.3.2 特种金属材料 ...278
7.3.3 碳基新材料与复合材料 ...281
7.4 未来能源 ...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