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
0.00     定价 ¥ 120.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030691644
  • 作      者:
    肖平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优势转移是本《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的一个核心概念,弄清楚优势转移,《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的逻辑主线便清晰可见。优势转移是经济学的概念,竞技项目优势转移客观存在于竞技体育之中,竞技项目优势转移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及项目自身资源等变量因素相关。
  《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主要对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表现特征,认识和把握竞技项目优势转移全局性的发展规律,提出未来社会和竞技体育发展及体制机制变革的战略思考与应对策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是世界竞技体育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竞技项目自身的发展,我国竞技项目优势发展和优势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竞技项目优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新常态进行专题研究,做好战略制订与战略准备。这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竞技项目的优势发展,以及实现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竞技运动项目,尤其是根据奥运会项目的竞技水平,国内学术界共识性地把它们分为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和薄弱项目3类。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有的“长盛不衰”、有的“波澜起伏”、有的“后起居先”。竞技项目在创造成绩时,因系统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竞争实力的改变,优势的相对性与动态性使这三类项目处在一个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回顾我国竞技项目在历届奥运会比赛中面临各种各样的优势转移,其中一些项目优势的不良转移事件在比赛中反复发生,这对运动员竞赛成绩和项目发展产生极大影响。竞技项目优势转移客观存在于竞技体育之中,竞技项目的优势转移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和竞技体育发展、赛制改革、管理模式及项目自身资源等变量因素相关。本研究主要对我国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透过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表现特征,认识和把握竞技项目优势转移全局性的发展规律,思考和制订未来竞技体育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的策略。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动因是一个项目保持和获得优势的内在依据
  事物发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是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竞技项目优势转移规律、特点与发展趋势是客观存在于竞技体育之中的事实。而且,这些规律与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技体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对竞技项目优势转移动因的研究,旨在制订竞技项目保持和夺得优势的发展战略及对策,是一个项目良性发展的内在依据。
  二、基础性项目均衡发展是实现竞技体育大国向竞技体育强国迈进的基础
  “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中国在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与其他体育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亮点不多,这也是我们大力发展“119工程”(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共119块金牌)的原因。特别在田径项目上的优势也被一些小国家(牙买加、肯尼亚等国)削弱,优势明显下降。在游泳项目上,近几届奥运会我国已有历史性突破,新手成长很快,部分小项已具有较强的夺牌实力和竞争力。历届奥运会上,美国是这两个基础大项的*大受益者。在后奥运会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研究竞技体育各项目之间的均衡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全民健身的普及,实现中国从竞技体育大国向竞技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随着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项目自身的发展,项目优势的格局随之变化并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历史悠久的相对薄弱的项目(如田径)、潜优势项目(如游泳)及人们喜闻乐见的足球等都在重新探求各自的本质特征。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对一些薄弱项目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以往对项目特征的筛选、辨别和判断的导向需要重新定位。这些都是对薄弱项目获得优势的基本判断。
  三、社会快速发展和重大变革需要对竞技体育发展及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新变化进行应对研究
  竞技项目的优势转移总是与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及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科学化、市场化管理水平及项目自身资源等因素相关。社会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必然导致我国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致因及规律发生变化,从而需要对这些项目优势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新变化进行及时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及对策。
  四、体育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亲和力牢牢把握着世界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是快速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各国在体育文化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和深刻。体育文化在现如今世界各国的较量中,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发挥出了标杆效应,并因其影响作用的深度和广度而具有品牌联动效应,在发挥作用中,其因牢牢把握世界的话语权及决策权而具有权威性。体育被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传媒的力量不断影响,关系日益密切,已经成为快速提升国家形象的方法之一。首先,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直接为国家外交服务的;其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体育走向世界需要依托国家政治的力量及国家政治主体的共同努力;再次,体育文化可以通过提升国家精神气质来影响其政治价值观。体育文化和公共外交政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无国界,可以被用来作为缓和关系及深度发展合作的工具和手段,从而达到改善和缓和国际关系的目的。
  五、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有很长的路要走,竞技体育依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主旋律
  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志以体育的普及程度、全民的体质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来衡量,其中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影响*大。美国是体育强国,作为评价群众体育的重要指标——体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4%;而挪威虽然体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但却不是体育强国。我国是一个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国,但处于发展中国家,正致力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奋斗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给竞技体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所走的这条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道路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展道路,这条从文化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毋庸置疑地为现代性的全球谱系增添了独特的乐章。竞技体育率先凸显了具有中国话语权的中国力量,若要深刻揭示隐含其中的社会意义,就必须从理论上把握和抓住时代发展的脉络,就像马克斯 韦伯在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曾指出,“什么成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延伸到因果联系的无限性之中,是由支配着研究者和他所处的时代的价值观念决定的”。因此,研究竞技项目优势转移及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三节 选题的依据和背景
  一、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竞技项目获得优势提供依据
  苏联根据训练活动的长期化、系统化及制订全年训练、多年训练计划的需要,提炼总结出训练周期学说,这是关于训练过程的结构与组织体系的科学理论;德国的格什勒和阿因德尔在中长跑训练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世界纪录创造者扎托倍克(捷克)、哈尔彼格(德)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提出并建立了间歇训练的经典理论和训练体系,首先对中长跑、游泳等各种周期性运动项目移植,其次对更多专项的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运动员竞技运动成绩水平的迅速提高;美国教练员从运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力量素质对其他各运动素质的基础作用,发展等动训练、离心训练、间停训练等多种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各个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从专项训练理论到一般训练理论的大飞跃,许多专项训练都移植和借鉴了那些开展较早、群众基础较好、竞技水平发展较快、普及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如体操、田径、足球等)的训练方法、经验和理论;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鲜明准确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强化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现了训练理论原有的两个层次(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的过渡。项群训练理论有利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有利于同项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有利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有利于竞技人才的流动,还有利于运动训练方法的创新、移植和发展。
  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竞技项目保持优势提供依据
  1979年,我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以后,竞技体育运动的决策组织机构依据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水平,提出以奥运会为*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围绕这一“奥运会战略”,对运动竞赛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年—2000年)》和《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为战略目标,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在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下,保障《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制订与实施,既有利于优化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集中全国体育人的聪明才智,合理进行运动项目布局,保证竞技体育目标的*终实现,又有利于统一“奥运会战略”目标,理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各种关系,调整训练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厘清训练与竞赛的各种关系。从而易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全国*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参加奥运会等世界大型比赛,以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力量,保持优势。
  三、学习和研究优势项目成功经验,为其他项目向优势转化提供借鉴,赢得时间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7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操、跳水、乒乓球、举重、羽毛球、射击、女子柔道7项传统优势项目的运动员共斩获金牌112块,占143块金牌总数的78.3%。北京奥运会中,我国健儿能够拿回沉甸甸的51枚金牌,创造奇迹,成为中国奥运会团队中的“尖兵”。其中,体操9金、举重8金、跳水7金、射击5金、乒乓球4金、女子柔道3金、羽毛球3金,中国的7项传统优势项目共获得39金,约占中国金牌总数的76%,中国奥运会军团将强项的优势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经过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已经铸就了一支支传奇的“梦之队”,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惊叹的优异成绩。优势项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工程,拥有了一套适合中国运动员特点的训练理念,在队伍管理、思想教育、训练竞赛、战略战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信息情报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项目文化和历史沉淀。这些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对推进一些潜优势项目向优势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上的作用和意义客观存在。
  四、北京奥运会取得的无数个历史性突破为扩大优势提供发展自信
  对中国来说,北京奥运会的关键词就是“突破”,在很多项目中,中国队都是首次拿到金牌,一些项目虽然和金牌失之交臂,却也真正诠释了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真谛。在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作为东道主历史性地超越了美国,升至金牌榜首位,且金牌总数首次突破50大关,远远超过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32枚。此次中国共夺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和28枚铜牌,奖牌总数也首度达到100枚。虽然奖牌总数比美国队少了10枚,但中国健儿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无数个历史性的突破。
  一是,获奖牌的项目数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与雅典奥运会相比,从18个大项、55个小项扩大至20个大项、81个小项。二是,获奖牌的项目类别实现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论00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001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002
第三节选题的依据和背景004
第四节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008
第五节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构想011
第六节研究操作性定义界定016
第二章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021
第一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相对性与动态性规律021
第二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可逆性规律022
第三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周期性与节奏性规律023
第四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渐变式与突变式规律025
第五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中的自组织形成规律027
第六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中的相互迁移规律030
第七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中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规律033
第八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创新规律035
第三章竞技运动项目优势定位方法的确定038
第一节竞技项目优势定位原则038
第二节竞技项目优势评定因素的确定040
第三节竞技项目优势定位的评定方法——竞技优势指数法043
第四节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周期部分小项竞技优势定位及不同优势类别项目分布046
第五节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周期部分分项(大项)竞技优势定位及不同优势类别项目分布069
第六节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周期各项目优势定位的分析与思考090
第七节体操分项在北京奥运会前后竞技优势定位的个案分析096
第四章第23~29届奥运会我国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演变与探析101
第一节第23~29届奥运会我国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总体演变101
第二节我国优势项目优势形成的共性特征107
第三节我国举重项目优势形成的个案研究114
第五章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的表现特征131
第一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表现特征概述131
第二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训练学特征132
第三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与体制机制155
第四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与战略制订158
第五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与后备人才161
第六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与种族特征163
第七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与竞争异化169
第八节竞技项目优势转移的性别特征173
第九节影响竞技项目比赛过程中优势转移的相关因素179
第六章竞技运动项目优势转移的战略思考及应对193
第一节优势项目保持优势的战略思考及应对193
第二节潜优势项目获得优势的战略思考及应对196
第三节薄弱项目向优势项目转移的战略思考及应对200
第四节竞技体育优势转移的战略思考及应对206
主要参考文献23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