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麦读译从09:酷刑简史 (图文版)阅读真实的残酷与寒冷,感受文明与良善的弥足珍贵。二战、猎巫运动、十字军东征、ISIS,关于人性、宗教、苦难与尊严
0.00     定价 ¥ 5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6226360
  • 作      者:
    [英]布莱恩·英尼斯(Brian,Innes)
  • 出 版 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酷刑”与“人道”是人类文明的一体两面,酷刑让人反感、深受谴责,却被人类使用了几千年,从未停止。即使自认为手握正义的一方,为了应对眼前的困境,也常常寄希望于酷刑:“一个人承认他安装了炸弹:对他用刑能拯救无辜生命。某人被怀疑安装了炸弹:对他用刑能查清他有没有安装。某人有一个朋友被怀疑安装了炸弹:对他用刑能帮助我们找到他那个朋友。某人思想极度危险,可能想要安装一个炸弹,对他用刑能揭露他的计划。某人知道有一个人思想极度危险,可能想要安装一个炸弹:对他用刑能帮助我们找到这个人。某人拒绝交待嫌疑犯在哪里:对他用刑能杀一儆百。”这就是酷刑能够延续至今的逻辑。

人类史有多长,酷刑史就有多久。

三千年来,文明与野蛮相伴而生,如同一枚硬币的阴阳两面。

这是一本认认真真讲述酷刑历史的深刻小书。

从古代至现代,从西方到东方,

作者用冷静客观的历史语言,

讲述几千年来的受刑人所受之苦,

呈现了一部完整的3000年酷刑简史。

 那些你不忍直视的文字

却是无数人经历过的真实人生

 一个人的苦难,就是全人类的共同苦难。

这本书,给每一个珍视文明与良善的现代人。

翻转人类文明的阴面,阅读真实的残酷与寒冷,感受文明与良善的弥足珍贵。


展开
作者简介

[英]布莱恩·英尼斯(Brian Innes),一名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科学家,撰有大量关于超自然现象和法庭科学的著作和文章,其代表性著作“Bodies of Evidence”(中译名为《砸开上帝的坚果:法医从未公开的绝密档案》)、“Profile of a Criminal Mind”(中译名为《FBI犯罪心理画像实录》)等均已被翻译为中文。

译者:郝方昉


展开
内容介绍

酷刑已经绵延了几千年——有时大张旗鼓,有时偷偷摸摸。从古希腊对战俘用刑到中世纪的猎巫运动到“9·11”事件后的刑讯活动,酷刑总在我们身边。

《酷刑简史》讲述了酷刑的整个历史:包含了各个时期,从古希腊到“9·11”,从古代社会到当代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关塔那摩湾监狱;囊括了各个地域,从西班牙到英格兰,从阿尔及利亚到北爱尔兰,从欧洲宗教裁判所到古代中国、日本的官方刑讯;容纳了各种酷刑方式,从“拉肢架”、拇指夹到电椅、药物,从肉体摧残到精神施虐……

尽管酷刑从古至今一直深受谴责、背负骂名,但在摧残同类来获得信息这件事上,人类从未停止,且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如果不使用酷刑,就会发生惨烈的恐怖事件,警察该怎么办?“单纯的施暴”与“逼取信息以拯救他人”的分界在哪里?什么样的刑罚是“令人不快但可以接受的”,它与“不可接受”的界限在哪里?关于酷刑的问题,始终伴随着酷刑并未衰亡的历史。对于这些问题,《酷刑简史》做了细致入微的研究与讲述,书内附有100多幅版画、绘画和照片。特别是对“人对人的不人道”这个话题,以及合法的权力使用和非法的权力滥用等问题,本书做了很好的阐述。


展开
精彩书评

在有些情形下,严刑拷打不仅能被允许,而且在道义上必须这样做。假设一名恐怖分子在曼哈顿岛上藏了一枚炸弹,将于7月4日正午引爆。当天上午10点他被抓获,但他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不肯交代炸弹藏在哪里……如果对这名恐怖分子动用极刑是救人的唯一办法,那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我觉得非这样不可……我们只对那些明显有罪的人用刑,并且仅仅是出于拯救无辜者的目的。

——迈克尔·莱文,纽约城市学院哲学教授,《用刑的理由》

 

一个人承认他安装了炸弹:对他用刑能拯救无辜生命。某人被怀疑安装了炸弹:对他用刑能查清他有没有安装。某人有一个朋友被怀疑安装了炸弹:对他用刑能帮助我们找到他那个朋友。某人思想极度危险,可能想要安装一个炸弹,对他用刑能侦获他的计划。某人知道有一个人思想极度危险,可能想要安装一个炸弹:对他用刑能帮助我们找到这个人。某人拒绝交待嫌疑犯在哪里:对他用刑能杀一儆百。

——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

 

通过使用不光彩的酷刑找出30枚炸弹来,这可能会损失一些荣誉,拯救一些人,但同时又催生出50个新的恐怖分子,他们用其他一些方式,换个地方,造成甚至更多无辜者的死亡。

——阿尔贝·加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你一旦开始使用酷刑,就会迷失自己……要知道,这都是因为恐惧。文明社会罩着一层面纱,揭开它,你就会发现恐惧。

——保罗·泰金,二战期间达豪集中营的幸存者

 

所有正常人目睹受刑人身体遭受折磨时,都会本能地产生同情心。如何克服这种同情心?希姆莱本人的本能反应也很强烈,他采取了一种十分简单、也可能十分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让这种本能转个方向,不再对受刑人,而是对自己产生同情。于是,他们不再说“我对这些人做了多么可怕的事情!”而是说:“在履行职责时我不得不面对这么可怕的事情,这给我造成了多么沉重的负担!”

——汉娜·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恶之平庸性的报告》

 

我们不能指望美国民主社会所培育出来的品质,能把美国公民与邪恶权威命令的残忍与不人道待遇隔绝开来。多数人只要知道指令来自于合法权威,就会按照指令去行动,他们不考虑行动的内容为何,也不会受内心良知的控制。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耶鲁大学教授

 

通过行刑人的语言、行动和行刑环境,这个世界在囚犯面前呈现出一个“三环”的结构:酷刑这一技术和文化的化身凌驾于医学和法律这两个主要社会制度之上,也凌驾于囚房之上。就像囚徒的供述让他的矛盾封闭的内心得以显现一样,行刑人则让这个世界又一次崩塌。文明被带到这个囚徒面前并被毁灭,在这个过程中,文明是被创造出来用以毁灭他的。

——伊莱恩·斯卡里,哈佛大学教授,《受苦之身》

 

(酷刑)逼取的口供如果对我们有利,我们就会夸大它的价值,称为唯一真实的证据;但如果对我们不利而对对方有利,我们就会说出使用酷刑的真相,从而否定它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

 

你们已经听取了这个人被刑讯逼供前所做的有关延误时间的证言。现在请注意这种审讯的本质。这个奴隶无疑被许诺了自由,揭发了主人,他就不用再受刑。这两个因素都诱导他作假证,正如他现在所做的。他渴望获得自由,他渴望结束酷刑。我想我没有必要提醒你们:刑讯逼取的证言只会对行刑人有利。只要能让他们满意,受刑人什么都愿意说。

——安蒂丰,古希腊演说家

 

认罪必须是自愿而非被迫的。如果通过用刑还没有获得证据,你不感到羞愧吗?难道你没有意识到这种程序是多么不正当吗?如果受刑人因为无力反抗而被迫认罪,那么如果没有被逼迫的话,到底谁是犯罪人……如果不是逼迫他撒谎认罪的人的话?

——教皇尼古拉斯一世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的酷刑

第二章 野蛮的仪式

第三章 宗教裁判所

第四章 粗暴的酷刑手段

第五章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

第六章 英格兰及其殖民地的酷刑

第七章 欧洲猎巫运动

第八章 酷刑工具

第九章 古代中国、日本和印度的酷刑

第十章 镇压反对派

第十一章 20世纪的酷刑

第十二章 精神酷刑

第十三章 “9·11”事件后的酷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