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海疆卷】俄罗斯(苏联)南海政策研究
0.00     定价 ¥ 5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70905683
  • 作      者:
    王静
  • 出 版 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学术支持与经费资助!是巨著《中国边疆研究文库》系列的崭新成果,继承并发扬了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文库精神!

  ★ 市面上研究美、日、印(度)区域外大国与南海争端的成果比较多见,而对俄罗斯(苏联)与南海问题系统考察的成果较少,《俄罗斯(苏联)南海政策研究》弥补了市场上这一空缺;

  ★ 《俄罗斯(苏联)南海政策研究》的研究有利于寻求南海区域外积极因素解决南海争端,以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 《俄罗斯(苏联)南海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对于分析目前南海地缘形势,正确判断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发展中俄海上关系,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争取在国际斗争中的有利态势以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王静,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哲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述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等项目多项。

  于逢春,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边疆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学、地缘政治学与边疆史地。系“中国疆域五大文明板块理论”构建者、是国内较早运用民族主义理论探讨近代中国如何在一个多民族帝国中构筑民族国家的研究者之一。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项。代表性论著有《时空坐标、形成路径与奠定——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研究》《国民统合之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内蒙古东部蒙旗教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南海局势的发展,与区域外大国的南海政策和介入密切相关。俄罗斯(苏联)南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南海的历史和未来。本书在剖析南海地缘形势的基础上,阐释南海争端发展过程中的俄罗斯(苏联)因素,如俄罗斯(苏联)南海政策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俄罗斯(苏联)与南海周边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关系及对南海问题的影响等,以期为我们分析目前南海诸多现实问题提供借鉴或参照。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南海地缘形势分析

  在地缘政治研究领域,地缘形势指的是以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所产生的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环境等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它主要考察与国家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地理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政治力量的地理结构和相互关系。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其与邻国的接壤情况,是地缘形势中较为恒定的因素,即地缘环境,它是考虑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一国地缘政策或战略的制定有着直接影响。美国地缘战略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特别强调根据地理要素筹划一个国家的安全政策,他指出:“要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政策,那就必须考虑国家的领土在世界上的位置、领土的大小和资源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土和实力分布等情况。”南海地缘形势是指根据南海地缘要素和政治、经济格局的地域关系,分析南海地缘战略形势,尤其是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与俄罗斯(苏联)等区域外大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以及这些国家在南海地区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一、南海地缘要素及战略价值

  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对一国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指出,地理因素是构成国家强权的最稳定因素,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安全、安全战略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南海位于世界最大的地缘战略区——欧亚和太平洋两战略区之间,对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以及区域外大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错综复杂的地质构造。

  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南海周边各国之间领土归属、海域界线问题的研究,其前提工作之一是必须运用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对南海的地质构造进行科学的认识,为这些国家的大陆架疆界的划分提供科学数据,这有助于运用合理的划界原则。从地质构造上分析,东南亚地区正处在板块的辐射带上,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的相互运动使这里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并直接影响到地表形态和海底地貌,如岛屿星罗棋布、火山地震繁多等。地质学家认为,呈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岭把东南亚和亚洲的其他部分分隔开。如此,东南亚地区就形成三个基本自然区:

  (1)由巽他台地形成巽他大陆架以及巽他台地的浅海,涉及的国家有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北部的中国,海域地缘争端也主要集中在该区域。

  (2)由萨呼尔大陆基台形成的萨呼尔大陆架以及萨呼尔大陆基台浅海,这一区域主要涉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为勘探、开发近海资源而进行的大陆架及其附近海域界线划分的争端。

  (3)介于巽他台地和萨呼尔大陆基台之间、为许多岛弧所分开的“地中海”,由于这一区域主要为印度尼西亚所有,所以不存在与他国的疆界划分问题。

  东南亚地质构造图


  在海洋地形方面,东南亚海域被马来群岛分隔成佛罗勒斯、班达、马鲁古、爪哇、苏拉威西、苏禄等许多形状不同的海,它们属于属于太平洋;而阿拉弗拉、帝汶海等则属于印度洋。巽他大陆架包括泰国湾、马六甲和巽他海峡、爪哇海以及中国南海南部广大海域,不超过100米深度。除该大陆架而外,其他多为深度超过4000米的深海盆地或海沟。由此可见,东南亚海域大陆架深浅相差悬殊。南沙岛礁星罗棋布,在巴拉望岛以西有一个对船舶构成威胁的地区,通称“危险地带”(The Dangerous Ground)。再往东北便是深达4000米乃至4500米的深盆地,该处没有岛礁,但仍然有不少陡峭的海底山。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南海诸岛中的西沙、中沙、南沙和东沙群岛分别是独立的区域,形成了各自大陆架区,南海海底为一深度很深的盆地,“盆地的边缘与四周的陆地间,才有狭宽不一的大陆礁层。南海中的四大群岛……只是此一大盆地中凸起的四群山峰而已。”就南沙群岛来说,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一个海底地貌类型齐全的独立存在,南沙群岛在地质上自成一体,并不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地质研究表明,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发育特点与越南所在中南半岛上的中生代沉积盆地的特点明显不同,属于年轻的新生代盆地。菲律宾群岛被一系列深海槽相对孤立着,西部有巴拉望海和吕宋海槽,东面有马尼拉海槽,因而菲律宾与南海大陆架是相对分离的,南沙群岛不位于其大陆架之上,而是处在蒙古大陆板块向文莱大陆板块延伸的中国大陆架上。这说明越、菲等国所主张的南海大陆架自然延伸之说,缺乏地质地理的支撑。

  南海海域海底地形立体投影图


  (二)丰富的油气资源。

  国际石油界的知名人士丹尼尔·尤金(Daniel Yergin)曾说:“石油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其他任何原材料都无法企及的。这一点在中东、俄罗斯、中国、拉美……乃至世界任何地区都可以得到证实。”这充分说明了石油问题在地缘政治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具备了形成石油所需的生成、聚集、盖层保护和运移等良好条件。与地质构造相联系,南海石油主要蕴藏于新第三纪的岩层中,多分布在新褶皱山地的边缘坳陷带。“暹罗湾盆地、东加里曼丹盆地、东南亚诸群岛沉积盆地等,多属中、新生代稳定区内和陆缘地带以拉张为主的断陷盆地,长期稳定沉降,发育有相当厚的储油气岩系,是东南亚重要的大油气田所在地。”从北部的中南半岛到南部的爪哇、苏门答腊和加利曼丹岛,有着广阔的大陆架。优越的近海地理条件,使南海地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海岸资源富集带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南海海域的石油储量高达418亿吨,天然气储量75539亿立方米,还有丰富的海底可燃冰储量,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冷战时期,根据统计从1965至1975年南海地区近海石油生产以年平均30%的增长率增长,仅1973年该地区近海石油产量为505万吨,占世界近海石油产量的14%。继1976至1978年在泰国湾、菲律宾巴拉望沿海地区以及越南靠近河内地区发现储量很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之后,东南亚至少有6个国家在近海地区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在中国所辖海域,近海大陆架上已发现琼东南、西莺歌海等含油气沉积盆地,在深海区还发现曾母、安渡滩、礼乐滩等盆地,这些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在中国管辖海域。据有关专家分析:“在南海南部的我国传统疆域内,已发现的大中型油气田众多,年产量达到5000×104m3油当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油气田350个,其中处在中国传统疆域内120个;南海南部共发现深水油气田19个,其中我国传统疆域内13个。”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南海疆域石油地质资源量约在230亿~300亿吨,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伴随中国原油需求不断增多,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不断增加,而且比例还在扩大,南海海域丰富的能源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受地理环境、海上技术等因素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勘探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地区。

  自中东石油危机爆发后,在世界石油市场动荡不安、各国石油需求不断攀高的情况下,东南亚某些国家利用地缘优势,采用国际招标的办法吸引实力雄厚的西方公司,疯狂掠夺南海石油资源。汉斯·摩根索曾经说过:“谁能把它们(石油——笔者注)加入自己的其他原料中,谁就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资源,并且以同样比例剥夺了对手的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对它们的控制一向是强权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跨越中国传统海疆线的万安、曾母、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及礼乐盆地内,某些国家同美、俄(苏)等外国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活动尤为活跃。中国油气勘探始于1987年,除多次派考察队、调查船赴南沙海域勘察油气资源外,尚未在该海域进行油气钻探和开采工作。正是因为中国在南沙缺少实际存在,这就使中国南海主权利益不断受到侵蚀,中国政府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也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东南亚国家近海地理。

  海域面积的大小与海洋资源种类和数量成正比,海域面积广大的地区或国家在开发海洋资源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东南亚某些国家制定各种法律、颁布各种政令,谋求最大的海域面积,造成海域划界纠纷不断。东南亚海域广阔,海域面积75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整个东南亚面积的61.8%。从南海周边国家的近海地理状况来看,其海岸线长度为世界海岸线总长度的16.5%,大陆架面积占世界大陆架总面积的16.14%,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占世界专属经济区总面积的10.86%。在东南亚地区,从北部的中南半岛,到南部的爪哇、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群岛,有着广阔的大陆架。

  按照缘海程度的高低,东南亚国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岛国,海洋地理条件极为优越,这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两个国家海岸线长度分别是19784海里和6997海里,分别占东南亚海岸线总长度的66.44%和21.4%;拥有大陆架面积分别为809600平方海里和52000平方海里,分别占东南亚大陆架的64.8%和4.2%。仅印度尼西亚,其200米深大陆架区域就占世界大陆架区域总数的1/8,比印度尼西亚1028384.98平方海里的陆地面积还要大。二是海洋地理条件较为优越的国家,有马来西亚、越南(不包括本土外的小岛屿)、泰国。这三个国家的海岸线的长度分别为2524.29海里、1859.61海里、1738.12海里,大陆架宽广。其中马来西亚、越南两国大陆架面积均超过菲律宾,分别占东南亚大陆架面积的8.7%和9.4%。三是海洋地理条件不理想的国家,包括柬埔寨、新加坡、文莱。三国为临海国,但是海岸线极短,分别为239.20海里、105.83海里、86.93海里。文莱、新加坡两国海岸线总长度不及东南亚总长度的1%,两国大陆架面积不及东南亚总面积的0.5%。正是上述各国海洋地理状况的不同,导致了东南亚某些国家在海洋主张上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南海地缘形势分析

一、南海地缘要素及战略价值

二、俄(苏)对南海地区的关注及影响


第二章 旧金山和会与苏联的南中国海政策

一、苏联通过国际条约对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承认

二、苏联筹划参加和会及向中方通报有关情况

三、苏联确定参加和会的基调及会场内外的抗争

四、苏联对中国维护南海权益行为的支持


第三章 越南统一后的苏越关系及苏联的南海政策

一、越南统一后的越、苏、中三国关系

二、《光明日报》南海属我文章的发表及苏联的反应

三、苏越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及苏联的南海政策


第四章 从媒体报道看西沙海战中的苏联因素

一、西沙海战及北越的表现

二、苏联媒体对西沙海战的报道

三、国际媒体对西沙海战中苏联因素的分析

四、对苏联媒体报道的评析


第五章 苏联的商船队及在南海地区的存在

一、苏联海运业及商船队的迅速发展

二、苏联商船队在南海地区的存在

三、苏联商船队引起的各国反应和反制


第六章 苏联对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布局及各国的反制

一、海峡自然地理状况及对苏联的战略作用

二、海峡沿岸国为维护海权与苏联展开的交涉

三、沿岸国在海洋法会议上与苏联的激烈争论


第七章 苏联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

一、苏联在南海战略区位的布局

二、苏联太平洋舰队在南海地区的活动

三、美、中等国对苏联南海军事存在的应对

四、苏联南海政策的调整——“不介入”


第八章 苏越南海油气合作历程及评析

一、越南统一前后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越南海油气合作

三、20世纪80年代苏越油气合作的扩大及影响

四、对苏越油气合作的评析


第九章 俄越南海油气合作及对南海局势的影响

一、俄越南海油气合作的恢复与发展

二、俄越南海油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及特征

三、俄越油气合作对南海局势的影响


第十章 俄罗斯东南亚政策及对南海局势的影响

一、近年来俄罗斯东南亚政策的变化

二、俄罗斯南海政策调整的深层次分析

三、中国对南海争端中俄罗斯因素的考量


第十一章 东亚地缘形势与中俄海上联合军演

一、东亚地缘态势与中俄面临的海上压力

二、中俄海上军演及意义解析

三、对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的深层次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