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用胸膛行走西藏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51317849
  • 作      者:
    党益民
  • 出 版 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党益民,陕西富平人,诉讼法学研究生,武警少将。2次荣立二等功,11次荣立三等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6所高校客座教授。出版长篇小说《喧嚣荒原》《一路格桑花》《石羊里的西夏》《阿宫》《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根据地》《雪祭》,长篇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守望天山》等10余部文学著作。《一路格桑花》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守望天山》改编成电影和歌剧。作品曾获全军文艺“新作品奖”文学类一等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柳青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在港台地区出版,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展开
内容介绍

用胸膛行走西藏》讲述了作者30多次走进西藏,经历数次生死劫难了解到的发生在戍守青藏高原中国武警战士身上的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几次惊动国务院的重大抢险战斗中,数十名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有的甚至连遗体也没有找到;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在阿里无人区演绎了一个真实的版本;女兵们的坚毅精神和难以言说的苦衷;战士的未婚妻千里迢迢去西藏结婚,却因高原反应倒在进藏路上,成为了战士心中永远的新娘……


展开
精彩书评

党益民的胸膛是热的,走过的的路是热的,他的笔及笔下的人物更是热的,《用胸膛行走西藏》带着滚烫的气息向我们走来。

——著名作家 何建明

这是当代文学中开放的一束英雄花朵。战士们宗教般的忠诚,如同从遥远的高原,为身处喧嚣尘世的人们引来了一溪清洗心灵、滋润肺腑的圣水。

——文学评论家 李炳银

《用胸膛行走西藏》是一首深情的英雄主义颂歌,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催人泪下的感染力,促人进取、使人净化的提升力。

——文学评论家  何西来


展开
精彩书摘
  《用胸膛行走西藏》:
  在中国西南部一块隆起的土地上,有一条被人们称为“天路”的公路,它就是通往雪域西藏的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1954年建成,是西藏解放后修建的里程最长、工程最艰巨的一条高原公路,它为国家巩固西南边防、繁荣西藏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川藏公路全程2400多公里,东起四川成都,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跨越10余条大江大河,西至西藏拉萨。公路沿途一年四季冰冻、水患、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公路病害不断,阻通现象经常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频发。
  这条路被称为“天路”,其中至少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这条路海拔高,平均高度在3000米以上,人们行走在路上如同行走在天上;另一层是,走上了这条路,就等于走上了一条奇险之路、灾难之路,使人感觉就像在一步步走向西天。
  我曾经许多次走上“天路”。每走一次,我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净化。我的身心像被铺天盖地的皓雪搓洗过一样,抹去了世俗的浮躁与污秽;心灵的窗户像被富有质感的祥云擦拭过似的,坦诚纯净如高原湛蓝的天空。感觉里,我属于西藏,属于川藏线。走在奇险无比的川藏公路上,我能感觉到西藏的脉搏在跳动。我的一切似乎都被强烈的阳光融化在那片土地上,变成了那里的一块山石、一捧冰雪、一双冰川上的脚印、一声神鹰的呜叫。在那里,我深切地感到了活着的艰难和死去的容易。在那里,我两次目睹战友一声不吭地倒在雪地上、倒在血泊里,永远长眠在雪域高原。这哪里是路哟,分明是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忠魂铸起的永恒的丰碑。透过丰碑,我仿佛看到了冰山雪谷间那些橄榄绿的身影,感受到了川藏线勃勃的生命的力量……
  第一章历史的背影
  解放前的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米公路,没有一辆汽车。
  那时,西藏的物资运输主要靠骡马和人工,还有少量的牛皮船,许多人畜冻死饿死在艰险的古老驿道上。从成都到拉萨,每天最多只能走三四十公里,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而一年之中,真正能通行的时间只有四五个月,其余七八个月时间,驿道被雨水、冰雪封堵。
  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一书中,是这样描述西藏当时的交通的,“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世上无论何人,到此未有不胆战股栗者”。
  解放十年后的西藏,拥有公路.5648公里,民用汽车1330辆。
  1.西柏坡,毛泽东决定出兵西藏
  1949年2月初,在西柏坡的一间普通的屋子里,毛泽东对苏联特使米高扬说:“西藏的问题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因为一是交通困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较多;二是民族问题……”
  可见,毛泽东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西藏那块神秘之地,他在关注、思考西藏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交通运输困难的严重性。
  1949年10月,毛泽东在给邓小平的电报中指示:“经营云、贵、川、康及西藏的兵力,为二野全军及十八军团,共60万人。”这是解放军的精锐部队,足以说明毛泽东对进军西藏的重视。
  40天后,毛泽东又致电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经营西藏问题请你提到西北局会议上讨论一下……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就现在情况看,应责成西北局担负主要责任,西南局担负第二位的责任。因为西北结束战争较西南为早,由青海去西藏的道路据有些人说也比较平坦好走。班禅及其一群又在青海。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当然不只有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在川康平定之后,即应着手经营西藏……”
  当时,西北已无战事,西南正在剿匪。
  二十几天后,也就是1949年12月中旬,毛泽东出访苏联途中,在火车上给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写了封信。信中说:为不失时机地解放西藏,打击帝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促使西藏朝内向转化,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否则夜长梦多。
  12月30日,彭德怀致电中共中央并毛泽东,详细报告了由新疆、青海进藏的道路和气候情况,提出:由青海、新疆入藏困难极大,难以克服。由四川康定兵分两路,一路经理塘、科麦,一路经甘孜、昌都,两路进藏,比从新疆、青海进藏容易。
  两天后,1950年1月2日,毛泽东从莫斯科致电中共中央,以及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贺龙:“西藏人口虽然不多,但国际地位极其重要……由青海、新疆进藏,既然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我意如果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应当争取于今年5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由打箭炉(康定)分两路推进到西康、西藏的接境地区,修好汽车路或大车路……”
  同时,毛泽东强调:“必须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第二野战军确定由十八军担负进藏任务,以十八军军长张国华为领导核心,筹划进军西藏和经营西藏的任务。
  为了保证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确定了“只要使用合理,需要什么给什么”的支援方针,做出了“不惜一切代价,克服一切困难,抢修公路”的决定。毛泽东进军西藏指示发出十天后,第二野战军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队“尽一切可能的力量,从人员、装备、运输等各方面”,支援十八军进藏。
  ……
展开
目录
上部:天路之劫
第一章 历史的背影
1.西柏坡,毛泽东决定出兵西藏
2.贺龙选定走南线,毛泽东最后拍板
3.毛泽东61岁寿辰的前一天,解放军将公路修到了拉萨
第二章 记忆的碎片
4.一根竹竿,三座坟茔
5.最后一个镜头
6.一个拥有两座坟墓的士兵,一个苦等丈夫十年的女人
第三章 白色的灾难
7.大雪,没过了大腿
8.兵分两路,向安久拉山进发
9.一个也不能少
10.德国人威廉说:“你们是中国军人的骄傲!”
第四章 易贡大滑坡
11.易贡,易贡
12.剖开魔鬼的胸膛
13.蚊子与厕所,蚂蟥与香烟
14.杨焱的一只鞋被泥石流卷走了
15.挂在树梢上的罐头盒
16.他们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
17.金珠玛米亚古都
第五章 怒八怒八
18.死神触摸了我们的额头
19.生命,停留在18岁
20.嘎玛沟只有星星,没有月亮
21.翻越塌方区
22.丈夫在她面前永远消失了
23.泥石流卷走了梁明伟和推土机

中部:挺进阿里
第一章 初闯无人区
1.“铁牦牛”第一次开进无人区
2.一泡尿救了一条命
3.吃了一路安眠药
4.先遣队进出阿里,整整走了134天
第二章 千里兵车行
5.“天山深处的大兵”挑战生命极限
6.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红柳到多玛
7.十几双眼睛注视着一个苹果,谁也不愿咬第一口
8.摄影9币的一只眼角突然爬上了“鱼尾纹”
9.女兵上厕所成了一个问题
第三章 拯救大兵“瑞恩”
10.战士生命垂危,请求直升机紧急支援
11.“黑鹰”救了我,但我没有看见“黑鹰”是哈样子
12.又有战士得了高原肺水肿
13.从低海拔城市到海拔6000米极地的生命跨越

下部:穿越天堂
第一章 凝目“O”公里路碑
1.被赶下阿里的勇士
2.你在路这头,我在路那头
3.王珊对杨俊说:爷爷走西口,你也走西口,而且是越走越远
第二章 翻越冰达坂
4.翻越三座冰达坂,我们用了18个小时
5.他把馕当月饼
6.铁马冰河入梦来,他在死人沟里守了五天五夜
7.他们在海拔6700米的界山达坂上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
第三章 饮马狮泉河
8.好一匹千里马
9.让爸爸再找一个妈妈,让那个妈妈去阿里,你留下来陪我
10.战士们的职责是维护好公路“生命线”,医生的职责是保护好战士们的生命
11.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第四章 穿越无人区
12.无人区里,他一天三次遇险
13.她们是生活在全军海拔最高地区的女兵
14.在霍尔,我遇到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洛桑江村
15.我用了14个小时,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上,徒步行走了58公里
16.中队买了一只羊准备招待我们,可晚上羊却被狼吃掉了
17.这哪是一盆花呀,分明是一个绿色的春天
第五章 看见布达拉宫
18.各路“诸侯”会聚拉萨,交通厅厅长如是说
19.一条路的终点,是另一条路的起点
第六章 相遇色季拉山
20.八百里路云和月
21.他曾经38次穿越生命线
22.亲爱的战友,让我怎能忘记你
第七章 跨越帕隆天堑
23.关于帕隆天堑
24.这里就是香巴拉
25.川藏线上有个好八连,好八连有个赵指导员
第八章 滞留扎木镇
26.就因为喜欢这身军装
27.18 00公里的路程,车队走了38天
28.几乎被泥石流卷走的一所小学
第九章 走出香巴拉
29.他在“死亡之谷”走了300多个来回
30.在怒江峡谷,我们遇到了八处泥石流
31.东达山的夜晚静悄悄
32.从觉巴山到海子山
33.二郎山,最后一道屏障
34.走不完的西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